为什么折叠智能手机逐渐成熟,iPhone 却暂时「无动于衷」
手机厂商们从未如此焦虑。
焦虑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淡定到极致,彻底放弃治疗那种,另一种更有迷惑性,看上去十分努力,但都是瞎折腾。
在我看来,
「失败者」折叠,卷土重来
折叠手机在手机厂商的推动下,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一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折叠形态。
第一种,横向内折叠。
横向内折叠的代表就是三星的 Galaxy X Fold 2,通过把屏幕放在折叠角度内侧,左右水平折叠合上,Fold 2 成功把一块 7.6 英寸屏幕做到 6.2 英寸左右的机身内,合上时可以使用另一块 6.2 英寸的外屏。
第二种,横向外折叠。
横向外折叠的代表是华为的 Mate Xs,通过把屏幕放在折叠角度外侧,左右水平折叠合上,成功把一块 8 英寸屏幕做到 6.5 英寸左右的机身外,无论开合,其实使用的都是一块屏幕。
第三种,竖向内折叠。
目前,三星和摩托罗拉都在尝试竖向内折叠手机,把一块较长的屏幕竖着上下折叠合在一起,外侧搭载一块小屏幕显示重要信息。
第四种,双屏折叠。
最近比较火的就是 Surface Duo,两块独立屏幕向内侧相互折叠,好处是不用担心屏幕因折叠产生折痕等问题。
实际上,在功能机和塞班时代,折叠就是手机重要的形态之一,例如当年风靡一时的 Moto RAZAR、夏普 SH9110、LG KF350 等,因其便携、外形独特等优点,成为不少用户的首选。
不过,折叠手机终究还是败给了搭载直板屏幕的智能手机,被打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市场天花板已到
手机厂商时隔十多年重新走上折叠这条「歪门邪道」,根源在于智能手机经过近十年发展,基本到了市场天花板 。
据 Counterpoint 公布的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跌至 2.95 亿部,而 2019 年第一季度,这个数据是 3.41 亿部,仅一年时间,降幅超过 13%,环比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4.80 亿台,下滑高达 28%。
▲ 2020 年第一季度手机市场相关数据。图片来自:Counterpoint
不仅如此,市场还出现了马太效应和局部分化表现。
从市场份额来看,把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厂商的份额加起来,2018 年第二季度前十的总份额是 76%,2020 年第一季度达到了 83%,增长 6 个百分点,涨幅接近 8%,手机市场竞争已成「大佬们的游戏」 。
▲ 中国市场前五总份额高达 95%. 图片来自:Counterpoint
局部市场的分化也很微妙,按之前的规律,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和他们在各个地区的份额排名相差不大,但如今两个数值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而且同一厂商在不同市场的份额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市场为例:
三星的世界市场份额在 20% 左右,在中国市场份额已只有 1% 左右。
华为的世界市场份额为 17%,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华为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达 46%。
小米的世界市场份额为 10%,在中国市场份额为 9%,而在印度市场达到了 30%。
以上数据表明,从世界范围来看,基础设施能支撑大规模智能手机运行的市场已被抢占一空,仅剩局部市场还存在少量增量或扩张的可能,在比较成熟的市场提升份额,不能再像几年前一样靠铺货狂飙猛进,只能「抢别人的蛋糕」。
因此,手机厂商的竞争进入存量时代,抢夺「换机用户」是比较有效的策略 。如今,保持份额微涨或不跌,已是值得手机厂商庆祝的事情,因为微涨或不跌,就代表着竞争对手在「失血」。
技术也到天花板
百倍变焦,百瓦快充,多几个摄像头,超大电池,120 刷新率,2K 分辨率,屏下摄像头等等,不否认这些技术把手机的体验再推上了一个台阶,不过再往前走,技术提升的边际效应越来越明显,相同研发成本带来的体验提升幅度越来越小 。
就好比当年从诺基亚的分辨率低触控差的屏幕换成 iPhone 4 的 Retina 多点触控屏,用户的体验提升可以用「炸裂」来形容。但从 Retina 升级到 2K,很多人也不会觉得有多么「惊艳」了。
▲ 功能机时代粗糙的分辨率
还有,CPU 的制作工艺从几十纳米提升到 12 纳米,10 纳米,7 纳米,5 纳米,未来还可能进入 3 纳米甚至 1 纳米时代,1 纳米之后,怎么办?
对于手机来讲,用户的核心需求有几点:通讯、记录、娱乐、生产和储存 ,这也是不少手机厂商加强手机信号、提升拍照水平、增强娱乐功能、增加生产力软硬件适配和提升手机容量的原因,可是这条路追究会走到头,好比为了提升拍照体验,现在已有 5 摄手机,那么摄像头变成 6 个 7 个甚至 10 个时,真的会带来跨越式的提升吗?
一定有提升,但用户的感知越来越不明显,持有一部四摄旗舰手机的用户,很难掏钱买 8 摄手机,必须要有全新形态的东西给用户刺激感。120 刷新率提升到 240,真的还「肉眼可见」吗?
▲ 屏幕折叠技术成熟且可感知性强。图片来自:engadget
屏幕弯曲技术的突破,让手机厂商看到了希望,说实话,现在有且只有屏幕折叠技术可选,可大规模商用,这就是手机厂商选择做折叠屏手机的原因。折叠屏手机用户看得见摸得着,从来没体验过的新形态产品,比再多一个摄像头的手机吸引力大多了 。
在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最新一代 iPhone 和折叠屏 iPhone 谁更能抢用户?明显是后者。
十多年前,折叠怎么败了?
回到十多年前,折叠手机也算风光一时无两,各大明星还专门为折叠手机代言。即使到了 2015 年,知名歌手 Adele 在歌曲《Hello》MV 中使用了一部老旧的折叠手机,这种行为被众多歌迷当成有品位的象征。
但为什么折叠手机会崩塌式地败给直板手机?要知道,之前折叠手机和直板手机是和谐共存的状态,谁也没有能绝对碾压谁。
我们再来回顾前文的一句话:对于手机来讲,用户的核心需求有几点:通讯、记录、娱乐、生产和储存。
当年功能手机遇到了和如今智能手机一样的困境,发展到天花板,用户想要跨越式提升体验,折叠手机想在这几点核心需求上跨越式提升已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而搭载智能系统的大屏幕直板手机可以做到。
虽然都是都叫手机,但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完全可以看做两个不同的事物。
▲ 外形高度相似,时代完全不同. 图片来自:THE VERGE
例如通讯,从点对点,到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均可(微信),从文字和声音变成了图片和视频,应用、图片和视频,都需要大屏幕去承载。
例如记录,摄像头像素从 200 万 跃升到上千万,照片从朦胧美到高清,背后是大屏直板手机砍掉键盘给零部件(尤其是 CPU)腾出更多空间贡献的,因为智能系统需要更「重」的零件去驱动,首先就是要给电池腾空间。
按照当时的机械折叠技术,用折叠形态去承载这些创新会浪费大量的机身空间,屏幕也没有突破折叠这道技术屏障,本质上是因为这种形态的手机无法满足用户的跨越式体验提升需求,所以折叠手机被淘汰是必然的事情 。
现在,智能手机同样快要碰到天花板,灵魂拷问再次出现:用户希望跨越式提升通讯、记录、娱乐、生产和储存的体验,是把屏幕折叠起来就可以实现的吗?
不是。
折叠一下,或许拍照和视频通话方便了一点,其实还是 CPU 驱动的智能系统在拍照和视频通话。
把娱乐影音 app 适配到折叠屏上,能带来全新的颠覆性的观影体验吗?体验过的人应该也懂,新鲜劲过后,谈不上多么惊艳。
▲ 新奇,但没有突破性提升
生产更不用说了,便携轻办公还可以说说,真正重生产的时候,还是要 PC 和笔记本。
存储这一项最不起眼,物理存储空间可以扩容解决,云端存储可以上传下载,能提升体验的,更多还是要看网络通讯制式的革新,大容量存储和 5G 并不是只有折叠手机才可以做。
可以这样说,当用户真的开始思考时,那些精心包装过的折叠屏手机营销,就如同无声黑白电影一样寡淡如水 。
正确的希望,错误的寄托
我始终坚信三件事:
第一,通讯、记录、娱乐、生产和储存方面的跨越式提升,一定是新形态的产品去完成的。手机,走到头了 。新老形态产品交替还需要一段过程,还会出现手机暂时压过新形态产品一头的反复。
第二,用折叠屏手机去抢存量用户,会有短暂的效果 ,不过手机厂商不能抱太大希望,道理很简单,你做,别人也可以做。在手机行业,后做者比先做者做得更好的案例很常见。不过对于没有引领行业实力的手机厂商来说,只能跟进,否则就会掉队。
第三,手机在创新方面的努力,例如最近的屏幕折叠技术,即使不会有效延续手机这一形态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一定可以对新形态产品有莫大的帮助 ,就像为了航天发明的冷冻脱水蔬菜技术一样,普惠所有人,所有行业。
把正确的希望寄托在错误的事物上,一直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驱动力之一,方向可能有对错,资源适配也可能有对错,但这种精神绝无对错,并且值得鼓励 。
8 年!LG 是如何打磨出最强模块化安卓机 LG G5?
2016年2月,一年一度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如期举行。每年,各家科技公司都摩拳擦掌,试图在MWC上打响开年的第一炮,发布一款广受称赞的明星旗舰新品。而今年的MWC各大奖项的赢家,却落到了一个让许多人都颇感意外的公司——LG身上。
(图片来源于:lgnewsroom)
LG电子是韩国国内第二大手机公司,知名度和销量在韩国品牌中仅次于三星。2013年,LG曾名列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总额排行榜第三名,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尽管LG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不温不火,毫无销量优势,品牌号召力要比苹果、三星乃至华为、小米都要矮一截,但它的手机产品在日韩以及一些欧美地区国家都人气颇高。
LG G5的发布,把这家一直掩盖在三星帝国阴影背后的韩国公司推到了幕前。 大家惊讶于LG黑科技实力的同时,也对这家公司如何突然的爆发感到好奇与疑惑。其实,LG从2009年推出旗下首款Android手机GW620开始,一直到今年发布的全球首款量产模块化手机G5,其实也走了非常漫长的一条路。
(图片来源于:phonearena)
LG的Android历史回顾:不断调整方向是关键
韩系小众精品路线,一提起就觉得画风萌萌哒
2008~2009年,LG在完全加入Android阵营之前,曾经制造过多款在当时的年轻一代里小有名气的功能机。例如:LG GD580(棒棒糖)、LG KF350(冰淇淋)、LG BL20/40(巧克力)、LG KP550(曲奇)、LG GD900(透明键盘手机)等。当时的这些明星产品,其实已经初步展现了LG黑科技的实力。
2009年9月,LG推出了旗下首款Android手机GW620,运行Android 1.5系统。这款单核侧滑安卓手机的配置,在现在看来或许有点“远古”,但却也基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新科技成果。
(图片来源于:downloadpcsuite)
早期摸索:全球首款双核机、裸眼3D、普拉达定制等
2010~2011年,LG手机基本上全面进入了Android时代,推出了多款在当时看来噱头十足的产品,从而在早期Android市场站稳了脚跟。
2011年2月,LG推出了全球首款双核Android手机P990(Star),行货版叫P993(Optimus 2X)。其采用4英寸800x480分辨率屏幕,搭载英伟达Tegra 2双核处理器,512M运行内存,并配备130万像素+800万像素的摄像头组合,运行Android 2.2系统。可惜的是后来三星Galaxy S2的发布把这颗明星的光芒掩盖了。
随后7月,LG又推出了旗下首款裸眼3D智能手机Optimus 3D(P920),其背部配备双摄像头。当时的裸眼3D可以说类似于现在的VR和AR,是完全的新兴事物,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或许将成为科技发展的方向。而这一技术也主要应用到了大型游戏和电影上,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此外,当时还有诸如LG LU6200(Optimus LTE)、LG P940(Prada 3.0)、LG P970(Optimus Black/White)等,都有各自的特色。彼时的LG,通过这一系列机型逐渐摸清了自己将要走的路,从而为G系列的诞生做了充分的准备。
(图片来源于:techtop)
G系列光荣诞生,和谷歌两度“联姻”
如果非要说这几年LG手机的转折点,笔者认为2012年应该算一个。2012年Optimus G(E975)的发布,结束了LG以往命名略微混乱的局面。参照三星的S系列,LG也决定开辟一条垂直的旗舰产品线,于是Optimus G应运而生。
LG Optimus G可以称得上是LG最早有旗舰风范的机型,其搭载了当时最强的四核处理器——高通骁龙S4 Pro(APQ 8064)。值得一提的是,虽然LG在发布G系列之后又开辟了G Pro的产品线,不过整体而言,G Pro系列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都还是远逊于G系列。
同年,LG开始积极拉进与谷歌的关系,并最终取代三星代工Nexus 4。LG N4可以说是一台有了“王室血统”的Optimus G,其配置基本与后者一致,背部的方形点阵在当时也刷新了不少人的审美。在Nexus 4好评如潮后,LG又于次年承担Nexus 5的代工。
(图片来源于:digitaltrends)
从G2到G5,既相似也不同
经过与谷歌的深度合作,LG发现,目前手机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定制UI(如三星、小米)或者单纯的安卓原生UI(如MOTO),却很少有公司在原生UI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特色的系统体验。因此,LG从G2开始放弃了之前的正面触控按键,转而采用安卓原生的虚拟按键,尽管这一点被不少实体按键控所诟病,但不得不说的确保留了谷歌原生UI的精髓之一。此外,LG也从G2开始采用背部开机键,这一设计一直沿用到了G5,而背部音量键则沿用到G4,G5又回归侧面。
LG G3是全球首款采用2K分辨率屏幕的手机,其采用两段式面板设计,并开始由韩国著名男演员李敏镐为该产品代言。LG G4或许是G系列里最“倒霉”的旗舰,也是最被低估的旗舰,由于当时最强处理器骁龙810被曝出发热Bug,G4只好退而求其次转用六核处理器骁龙808,这一举动也或多或少影响该产品的销量。
今年,LG G5首次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此之前,全球还没有一台能够量产商用的模块化机型。LG却再一次抢先做到了,并且提供了Hi-Fi、X CAM等多个模块。另外LG也证明了,全金属机身也是可以换电池的,这种对可拆卸电池的执念让许多有这方面需求的用户泪流满面。G5的发布,可以说是近几年安卓手机在工业设计上的一次跨越式的创新。
(图片来源于:youtube)
LG UX 界面体验:从“花瓶”走向真正的“智能”
G到G5的UI发展
LG UX界面在UI界里一直比较低调,大家提起的不是很多。相比三星Touchwiz、华为Emotion UI、小米MIUI等竞争对手的UI,几乎没有太多知名度,而“UX”这个名称也给人感觉没什么亮点。然而纵观G系列这几代,其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一般而言,LG每隔两代就会对UI进行大改,因此笔者这里分别进行介绍。
LG G/G2:最初的Optimus UI
作为G系列的“开国元勋”,G和G2是G系列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其UI最初被命名为Optimus UI。此时UI的设计风格主要还是以拟物化风格为主,配以真实生动的天气小部件。而且LG Optimus G的桌面还内置了谷歌搜索框,不过其可以从设置中取消。初代的UI在交互和功能上并没有什么亮眼之处,仅仅只是装饰所用的“花瓶”。
LG G3/G4:更清新的扁平化UX界面
从G3开始,LG UX开始全面进军扁平化。扁平化界面符合最近几年的设计趋势,且更为简洁、清新。在图标设计上,G3和G4主要以方形设计为主,G4可以说在G3的基础上对方形图标进一步改进。其色调主要还是以浅色为主,并搭配各种新奇的交互形式。
在体验上,LG从G3开始加入了“智能通知”部件,该部件采用扁平化设计,能够显示时间、天气,并且能够根据天气对用户的出行状态予以文字提示,十分贴心。此外,G4的启动器还设计有“智能小秘”界面,该界面包括音乐、LG健康 、日历、遥控、智能提示等多项功能,用户可以在这一界面,通过上下滑动屏幕,完成控制音乐状态、查看计步、查询日程、使用遥控器等操作,非常方便。
LG G5:取消程序抽屉,精简部分功能
G5的UI再一次经过了大改。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从G一直到G4都存在的程序抽屉,这就意味着G5的UI将像大部分国产手机那样,只能将app放在桌面,用户只能将其置于文件夹中进行分类,据传这也将是下一代安卓系统的设计趋势。
整体上看,G5的UI更加简洁。图标改为圆角矩形,更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通知栏配色则改为白底,使得通知栏按键更加突出。也可能用户不会太习惯这种配色,不过许多Android 6.0系统的通知栏都是这种风格。
(图片来源于:androidauthority)
LG UX与三星、泛泰等其他韩系UI体验的对比
整体而言,无论是三星、LG,还是已经被三星收购的曾经韩国第三大厂商泛泰,都非常注重“外表”。因此,使用韩国品牌的手机你会发现:“丑了什么也不能丑UI,少了什么也不能少功能”。因为这三家公司的产品笔者都用过,所以简要说一下这三者的区别。
三星的Touchwiz是三家中最出名的,其实也是这三家整体风格变化最小的。三星Touchwiz的图标从Galaxy S5开始扁平化,并大幅修改天气插件和配色。但是整体来看,还是没有发生巨变。一般而言,三星的UI比较符合大众口味,审美尽量照顾各种人,并且积极地予以改进,这也是其比LG和泛泰好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phonearena)
LG的UX整体上讲,最近几代已经慢慢成熟,加上体验的完善,已经到了非常贴心和实用的程度。但是,其UI设计的清新风格更贴向年轻群体,商务范不够浓厚,不能满足各类不同的审美需求。
而大家相对陌生的韩系厂商泛泰,整体UI风格比较小众,但具有另外两家公司缺少的时尚感。无论是界面还是图标设计,都是更贴近韩国本国国内的设计趋势,这或许与其仅在本国销售有关。最近几代如VEGA IRON2,其在体验上自定义功能更加丰富,且十分重视大屏体验,操作非常人性化,不得不说泛泰手机用户都会对其产生一种情结。
(图片来源于:pcpop)
模块化前景:满足用户个性需求,但短期内不会普及化
LG G5此次的模块化,除了黑科技以外,其实也彰显了如今用户自定义需求的重要性。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配置和体验的同质化,用户开始对手机功能层面要求的更高,更加强调“自主性”和“另类性”。
模块化可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试想,大家都不能换电池,而我的手机可以换,这就说明你不再和其他人“同质化”,你是“特别的”。这样的卖点能够唤起一些用户长期失落的猎奇心理,并能够满足不少用户的定制需求。这种创新,在现在这个日渐同质化的手机行业是值得肯定的。
(图片来源于:android4r)
从外观上来看,模块化不影响机身材质,这也是为什么G5明明是全金属一体化机身,却还能换电池,最大化的兼顾了材质和用途。从实用性上看,随身携带模块,能够给你的手机“上装备”,实用性还是比较强的。比如G5的相机模块,加上后能够为用户拍照提供更加精细的体验。
然而,笔者认为,模块化暂时不会成为大众化趋势。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首先,模块化投入成本较高,这将会导致价格更加昂贵。去年的G4国行首发价不到4000元,而G5的港版预售价就已经将近4500元(裸机),如果加上模块化的配件(每个模块大多都要几百元),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其次,模块化的操作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实现某些功能必须要手动切换模块,这样会导致操作过程比较繁琐。最后,模块化刚刚开始量产,还有很多功能尚未开发,技术也不是非常成熟,这对产品质量也会是一大考验。
(封面图来自于:android4r)
-------------------------------------------------------------
如果你也对数码科技有浓厚兴趣,或者想遇见其他科技数码发烧友,不如来雷科技读者群里玩玩。
#加群方法#添加雷小编个人微信(ID:leikeji001),回复“加群”。
相关问答
LG KF350 怎么刷机啊?MIUI是肯定没有的,不仅如此,这个机器一没有现成的刷机教程,二没有专人或者专版答疑解惑,三国内我就没看到有ROM下载。目前我观察到的话,lgv35能刷的只有lg官...
lg手机无法上网,怎么设置参数。 - 懂得网业务。您可以联系电话卡当地的...使用手机数据上网功能4102,电话卡需1653开通数据流量上网业务。您可以联系电话卡当地的网络供应商,开通数据流...
LG手机黑屏了。。。怎么处理啊、~!-ZOL问答LGkf350手机无缘无故软件就打不开、显示“资源不可用”。。然后关机、拿出存储卡、重装回去、就可以用了。可是就在此时、一按桌面的菜单键、或者打开电话...
夏普手机是国内个体作坊组装的吗?夏普手机功能一般,拍照还是不错的,索爱翻盖手机不多,滑盖较多,圆润的Yari,还有酒红色的W705都是非常漂亮,很适合女生,LG女生手机就多了,棒棒糖GD580现在...夏...
13600 kf 为啥基准速度只有 350 ghz?关于这个问题,13600kf的基准速度是单核心的3.5GHz,而不是350GHz。这是因为GHz是衡量处理器时钟速度的单位,表示每秒钟处理器可以执行的指令数。单核心的基准...
想问下大家什么样的泰山石值钱_住范儿家装官网简单推荐一些:LGGD310,LGGD580,LGKF350,主要还是LG的手机女生使用居多啊,有些追求的话,夏普的也不错,可能也比较贵,机型很多泰山石就属曲线石值...
LG冰激凌手机广告那音乐是什么-ZOL问答KF350冰淇淋6人讨论9250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6)Mbasara我要·我要·我要、来个友有用(0)回复2009FTD去不掉,去刷一下软件吧有用(0)回复.....
京东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是什么意思- 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回答]KF350,终端提货价1100多元零售价1350-1500左右,国美苏宁系统零售价格1200多.全国最便宜的价格是1/京东商城,零售价格1049,2/招商银行信用卡商城,分...
信用卡零售利息是什么- 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回答]若你上期账单在还款到期日前(包括当日)未及时还清当月账单欠款,1持卡人对还款方式不清楚入账时间导致延迟2持卡人还款不方便3对信用卡基本利率不清...
请问LG的耳机是不都是通用的啊???-ZOL问答朋友的LGKF350耳机坏了,要我帮忙买一个,求高人相助啊。。谢谢耳机通用0人讨论67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暂时还没有回答开始写第一个回答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