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能 正文

夏新n6 夏新手机关门,恐难再现昔日辉煌

夏新手机关门,恐难再现昔日辉煌

如果不是看到新闻,估计许多人都不会想起这个手机品牌——夏新手机了!

《又一个手机厂商倒下!消息称夏新手机关门》新闻出来后,令业内一片哇然,并且迅速传播,似乎业内对于负面新闻向来敏感。近年来,中国经济环境严峻,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倒下了!夏新也难避免!

夏新手机关门

最先传出夏新关门的是来自微博用户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的消息,夏新手机已经关门歇业,在微博上,他只用了一个“哎”表示唏嘘,具体内容和细节还不太清楚。

夏新科技由四川九洲电器集团、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管理团队于2009年12月共同出资成立,而夏新科技的前身是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981年就成立了,夏新电子自成立初始就致力于将最前沿的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到时尚的手机产品中,2002年即开始同步跟进WCDMA、EVDO和TD-SCDMA三大3G标准,并不断投入研发资源,在3G领域拥有相当丰富的研发积累。

夏新曾经的辉煌

据历史数据显示,“夏新电子”股票于1997年6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057。之后,夏新电子在2003年的中国科技100强中名列首位。2006年夏新手机和夏新激光视盘机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

2007年,夏新在江苏无锡的“2007创新盛典中国工业设计奖”上,被誉为夏新年度“机皇”的N800荣获“最佳功能设计奖”。同年,夏新GPS导航手机N6荣获《中国电子报》“2007最畅销消费电子产品”称号。

2008年1月,夏新手机E72荣获“最佳国产炒股手机”,手机E870荣获“最佳国产GPS手机奖”。同月,福建省信息产业厅、福建省统计局授予夏新-----2007年度福建省信息产品制造业“十强”企业。同年,“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夏新音乐系列M68”分别荣获“最佳CIDF设计贡献奖”、产品设计“优秀奖”两项大奖。

2012年夏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夏新”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品牌价值是175亿元,在2011年曾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前列。

在2002年曾经拿下单款手机盈利8亿元的辉煌成绩,在2005年曾经达到鼎盛时期。

夏新电子破产重组之谜

资料显示,夏新电子自2006年出现1亿多元的亏损之后,2007年全年再巨亏8亿多元,到了2008年公司又宣布扭亏无望,此时,公司面临着暂停上市的风险。

到了2009年,由于夏新电子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已三年连续亏损,根据《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2009年5月27日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

据了解,从08年上半年起,由于资金链短缺,夏新开始每次上百人的裁员,到2009年3月,短短一年期间,公司就已经进行了七次的裁员,与此同时,夏新电子已经逐步停止了亏损的彩电业务,全力押宝手机产业,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在手机业务上也难以挣钱。

事实上,早在2007年,实际控制人中电集团已经对夏新电子展开了系列的拯救行动,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次救赎均以失败告终。至2008年底夏新电子已严重资不抵债,账面资产16亿元,负债高达29亿元,业务几乎停顿,银行账户被封,核心资产被抵押,拖欠职工工资、诉讼案件缠身,几乎临近退市及破产清算的边缘。在原实际控制人努力无果后,厦门市政府承担起实施重整挽救企业的重任。

2009年7月,夏新电子债权人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以上市公司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申请公司重整。

2009年12月,夏新科技成立,继续从事通信手机领域,但回天乏术。

夏新电子被借壳上市

如今,当年的夏新电子股票代码:600057,早已改名象屿股份,而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象屿集团旗下所有供应链服务相关子公司重组而成。在一份公开资料中显示,2011年07月08日,象屿集团认购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的43,000万股股份的对价,股东厦门象屿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96.18%股份、股东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3.82%股份全部转让给夏新电子,股权转让后,公司100%股份由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同年8月,夏新电子更名为“福建省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股东象屿集团对其增资4.3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8.5984亿元,其中象屿集团持股64.34%,象屿建设集团持股1.91%。

夏新电子之后 难再现昔日辉煌

2010年元月,经历了近一年业务重整的夏新在官网中宣布:新夏新正式启航!这也意味着当时的夏新手机正式回归!在2010年到2014年夏新科技发布的最后一款夏新手机M1期间,确实发布了不少手机,而在M1之后便再也没有新品出来了!

夏新手机最后的网站更新于2014年10月

其实早在2014年,官方网站就已经停止更新,继续经营也只能是苦苦支撑。夏新一路走来波折重重,在夏新官网的论坛中可以看到,夏新深受着消费者们的喜爱。夏新这次面临的困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恐难再现昔日辉煌!

原文:http://www.shoujibao.cn/news/show-htm-itemid-11283.html

两个虎年(1998~2022)之间的手机使用史

公元1998年,那是一个虎年。那年春晚最轰动的一首歌,是王菲与那英合唱的《相约九八》。多年后,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爆红,主角穿越回1998,还向这届春晚和这首歌致敬。

那一年,我在北京。

春节回家和同学聚会,契阔谈宴,酒兴正隆。

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不管是平凡或是不平凡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美好的憧憬。

从学生到参加工作,这是人生身份的一次重大转变。

有人问,大家近期的目标是什么?

几个男生不约而同的想道:嗯,努力赚钱,争取能买部电脑,买部手机,再买辆车。

这个节奏,跟24年后的虎年,不大对得上。2022年的毕业生即将参加工作,想必首要目标,会是供一套房吧?

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1998年,一线大城市普通工人的收入在六七百元左右。北京四环的房价,不超过3000元/平,而一部家用笔记本电脑,至少三五万;一部手机,少说得四千起步了;四轮的汽车更不必讲,最亲民的三厢捷达,也要10余万一辆。这些才是当年的奢侈品和身份的象征呢,房子算啥?

而现在,且不要说北京四环内的房价三千。就算是三万/平的,八环内也不知上哪儿找去?

参加工作后,住在北京电视台附近群租的地下室。每天上洗手间,还非得绕去中央财经大学的主楼里上。因为这里的洗手间打扫得很干净,并且蹲位之间有隔断。出来后还能在阶梯教室里静静的坐一会儿,假装自己也是这里的学生。

当年的运气不错,初出校门,进了不错的外企,薪水较高。可一月工资仍然买不起一部最低价的手机。不想年中碰上一次到广州出差的机会,需要用到手机,公司便租了一部手机和号码,配给出差人员使用。我记得那是一台摩托罗拉8200。当时,一整张手机卡有身份证大小,可以完全放入机身。不像如今,需要剪卡才能放入,并且越剪越小了。

(摩托罗拉8200)

出差回来,手机上交。可我习惯于手机的风光与便利后,开始觉得没手机不行了。公司的差旅补助也较高,所以出差一月回京,补助一算,再加上当月工资,可以够得着一部手机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拥有手机的梦想,于是毫不犹豫的在一个周末去了手机市场。挑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

那是一部德国品牌的手机,西门子S4,大小像四分之一匹砖头,天线可以拉伸,老长。全部拉出来的话,几乎都可以当钓鱼杆了。手机的优惠价格是2200元,但是不单卖,必须得在商家选号入网,否则就不是这个价了。当年的入网费也贵,1650元。所以手机+号码,全价3850元,并且,当年的手机费用也不低,每月的座机费50元,市内通话每分钟0.4元,最可恶的还是双向收费。比比首都不到三千每平米的房价,想想,还真骚包。

(西门子S4)

这一部S4手机,用了两年。2000年的时候,我已到了广州工作,准备换一部体积小一些,手感非常舒适的手机:摩托罗拉V998。这部手机1999年7月横空出世,即成为一部神机。这是当时体积最小最秀气的一部手机,价格立刻炒到8000元以上。即便到了一年后,买国内的行货也在5000左右一部,非常肉疼。不过广州有很多水货市场,卖港版机,大约比国行便宜三分之一还多。但水货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不良商贩往往以进水的二手机翻新后当全新机出售,很难辨别。我是在大沙头的电器市场,花2300元买了一部港版V998。

(摩托罗拉V998)

又过了一年,社会日新月异,手机普及的速度非常快,许多国产品牌出现,价格越来越亲民,而上千元的入网费,随着神州行等业务的普及,也消失了,拥有手机的门槛大大降低。手机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已经跌落。不幸的是,我在水货市场买的V998,果然是一部进水后翻新的二手机,我一边诅咒着该死的不良商贩,一边酝酿着再换部什么手机?

那时节,我就想过,要是有一部能装两个卡的手机该有多好。没想到,很快就在市场上看到了这种创意。当然,等我购买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伪双卡手机。

这就是夏新A8198。当时的广告代言人,正是红得发紫的小燕子。广告宣传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款内置双卡功能的手机。所以尽管这款机设计得非常丑,我还是买了,售价1780元。

(夏新A8198)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伪双卡手机,因为它根本不能同时待机。只是能插两张卡,然后把一个号码呼叫转移到别一张卡上。所以,我觉得买这部手机是上当了。

当我发现它虚有其表后,又开始琢磨换一款什么机?

本来,90年代末,手机界的大佬,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家。尔后爱立信没落,三星很快顶了上来。我来到陵园路的手机市场,这里也成了港版手机的集散地,好不热闹。我挑中了一款大红的翻盖机,港版三星SGH-A408,3200元。

我却不知道,这款机居然是专为女性设计的第一款手机。专门新增了生理期等一些功能体现女性主题。美妙的铃声,新颖的款式让人无法抗拒其魅力。

我不明就里地买了来用,还用得兴高采烈,即便有人说这是女性专用也不介意。后来发现,用这款机的男士也不少呢。

(三星SGH-A408)

可这款机只用了一年不到。2002年6月间,有一次在武汉广场26楼上洗手间,把手机搁台上,临走时忘了,大约10分钟后想起,急忙回去一看,完了,已经不见踪影。电话关机打不通,不知被谁拿走了。

没办法,这年头手机已是必备,于是临时补了个手机号,一时又没有心仪的新机,想了一想,不如再买回个V998使用吧。这款机那时已升级为V998+,全新的行货新机,只要1500元了。

当时的手机品牌三大巨头中,诺基亚的份额已经最大,我却一直没用过,因为那时还不喜欢内置天线的手机,而诺基亚的款式,全是内置的。

但2002年底,又一款划时代的新机出现。诺基亚7650。这是第一款内置摄像头,可以拍照的手机。虽然那时的像素不高,但凭此功能,这款机已经可以封神。此后的偷拍之风盛行,跟手机从此有了拍摄功能密不可分。2003年初,我终于购入这款手机,价格4800元。仍然远高于当时的平均月工资水平。

(诺基亚7650)

当时,又兴起一个概念,就是商务手机。商务手机与其它功能机相比,有个较大的特点,就是装备的触屏,可以手写,手机会配备一支手写笔。我慢慢也迷上了手写款。

不过,商务手机的价格更是比较高的,于是我给自己细分了定位,我到底是迷上了手写款?还是迷上了商务款?最后,我觉得,我应该是迷上了手写款,过一过手瘾。于是,目光又锁定了一款机,NEC的N610。并于2004年底购入,3200元。

这款机外形时尚,与一般的触屏手机相比,机身娇小,有人套上手机绳将它挂在脖子上,也挺时髦。

但我的使用感观,却是中看不中用,华而不实。手写笔的体验感很差劲。

不过,这以后,我的习惯,开始倾向于触屏手机了。

2005年,智能机开始初露头角。国产机的价格也开始慢慢拔高,领头的是联想。联想在那阶段改了商标LGOG,打造了一款2.8寸屏,安装Windows系统的智能手机,联想ET960。甚为当时IT界的人士瞩目。并因其外形,给其取了个外号“菜刀”。从背面看,这款手机的确像极了一把菜刀。

我在05年的6月间,花了6500元,拥有了这把“菜刀”。也是从这款手机开始,有了给手机屏幕贴膜的概念。

(联想ET960)

然而,这款手机的性价比实在不怎么样。并且,它一旦因没电了自动关机,数分钟后,自动恢复出厂设置,手机上所有的数据全部清零。这个BUG真是让人痛悔不已。并且,用了一年多后,手机的电池变得极其不耐用,没辙,又得寻思着换手机了。

2006年9月,诺基亚的一款新机皇面市,N95。它的摄像头像素高达500万,上市之初的价格也高达8600元。采用双滑盖技术,向上推,是按键,向下推,是音乐控制,背面看,十足一台卡片机。可是这台机官方标配的皮套非常累赘。那时新机的价格撑不了多久就大幅下降,到08年初,我以4000元的价格购买了这款手机。新年的到来,也将开启诺基亚的消亡史,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前夜,诺基亚最后的辉煌。

当然,N95也没能抑制住我对触屏手写的喜好,于是一年以后,我又换成了触屏的智能机。

那时,中国台湾的一个品牌在大陆崛起,名为“多普达”。而它在台湾地区的名字,叫“HTC”。

这家公司的智能机当时非常的牛,非常受人喜爱,不过这家公司的骚操作也是层出不穷。同一机型不同的品牌名,HTC要比多普达便宜许多,虽然HTC当时还不在国内销售,但哪里挡得住水货市场的汹涌澎湃。并且没过多久,HTC又正式在大陆拿牌,自己把自己的亲兄弟多普达给灭了。

我在08年北京奥运之后,到水货市场换了多普达P860的孪生兄弟:港版HTC Cruis心机,搭载的Windows Mobile6.0系统。本机当年的推广口号是:建议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商务人士入手。不过港版机不但有行货机没有的Wi-Fi,价格还便宜许多,售3800元。

(HTC Cruis)

这款机只用了一年,开机键就不太灵光了,而HTC这阶段新机层出不穷,什么钻石切割一类的,看得人心痒痒。于是趁着开机键有问题,我自己说服自己以旧换新,又到港货市场买回了一款HTC Touch HD。

这款机可了不得,3.8寸的超大显示屏,端的是巨大无比。宣传中说,分辨率达到了震撼的480×800像素。这个像素,如果是今日某款手机推出,想必也会起到十分震撼的效果,哈哈。

现在,对着6寸,7寸,8寸的折叠屏,已经想象不出,3.8寸居然能称全景,居然能带来震撼的感观,到底3.8的巨屏是怎样带出的震撼感觉?我用心回忆了下,却再也体会不出一星半点。

(HTC HD)

2010年底,我期待无比的,真正的双卡双待实现了。HTC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了定制版的HTC 双擎9199手机,5800元。不过,由于这是电信专款,只能用电信卡开通3G功能上网,移动卡则只有2G功能,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啥的。

HTC双擎9199仍然搭配的是Windows Mobile系统。而这一年,已经快到了安卓系统和苹果机大行其道的年代。虽然我用9199自得其乐,可身边的人纷纷在手机里装上微信,摇一摇就可以搜索到附近的异性交流,又纷纷开始玩“愤怒的小鸟时”时,我都只能干看着,因为W系统下载不了这些APP。

(HTC 9199 双擎)

2012年,周围的朋友大多都不用QQ,转为微信交流了,而我的手机还没有微信功能,这太不合时宜了。我只好舍弃9199,花4700元,换了安卓系统的HTC one S,也是电信的定制款。

从此,我正式用上了安卓系统,用上了微信。不过,愤怒的小鸟好像不那么流行了呐。。。。。

(HTC one S)

HTC one S用到2014年,因公司在这两年间与LG集团深度合作,所见到的韩方人员,全部使用LG手机。我借来把玩了下,觉得不错。想想又该换手机了,不如就换LG吧。说干就干,于是用内部关系买了部LG G3,3000元,比市场价格便宜了几百块。这款手机的开机键在背面,正面黑屏待机时,只需要手指轻扣屏幕两下,就能打开界面,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我很是得意的给很多人介绍过这个特点。同时,这也将是我用的最后一款可以拆卸电池的手机了。

(LG G3)

2016年,国产品牌华为手机已经大大有名了。这年华为在伦敦发布的P9手机,开启了多摄像头的普及时光。这种新结构对我总是有着相当的吸引力,于是毫不犹豫的出手,购入一台P9 Plus,3688元。

(华为 P9 Pro)

这之后,就算是与华为结缘了,再没换过其他品牌,虽然也曾心疼华为手机的价格越来越高,但手机毕竟不是奢侈品了,而是越来越普及的生活必需品。

2017年,换了华为Mate9 Pro,5488元;

(华为Mate9 Pro)

2018年,换了华为的Mate10 Pro,5688元;

(华为 Mate 10 Pro)

2019年.换了华为的Mate30 Pro,6299元;

(华为 Mate 30 Pro)

2020年,折叠屏的时代来临,华为Mate XS出现,顿时惊艳整个世界。当然,售价也是可观的16999元的价格。官网还抢不到。到了8月间,偶然逛商场,看到一家华为门店,店员在门口热情接待,于是随口一问,居然有不加价的现货,于是立刻出手买了,还跟捡了多大便宜似的。

不过,XS的屏是向外折叠的,折叠后带摄像头的一面,屏幕非常小,如果自拍,或是驾照扣分后,需要网上学习交通法规视频,随时抓拍学习影像时,就很不方便了。

(华为 Mate XS)

2021年,华为Mate X2出来,512G的起价18999元,比较XS又上涨2千。副屏是一块6.5寸屏,向内折叠,打开后是完美的8寸屏,满足了我对折叠手机的全部想象。不过,XS才用了一年不到,这么贵的手机,又换,是不是太快了点儿?可每天上网看到相应的宣传,还是忍不住心痒痒,罢罢罢,X2到手后,一定多用几年。就是在这样的说服自己的心理下,在官网上购入了X2,这也是第一次在网上购买手机。

(华为 Mate X2)

这就是两个虎年之间,从1998到2022,我的手机信史。有意思的是,我居然从来没有用过苹果和三星这两个主流的手机,也算是小小的另类了吧。

相关问答

从你用手机开始,你总共用了多少个牌子的手机,都是些什么牌子的?觉得哪个好用?

我从06年大学还没毕业开始用手机,当时还买不起智能手机,就买一个“夏新”的彩屏手机,估计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牌子。第1次用手机感觉真是新鲜呐,玩儿...

加显示器预算3500左右,偶尔玩游戏,大神有哪些配件推荐,加上价格谢谢大佬?

加显示器预算3500左右的配置?不知道你要买什么的样的什么价位的显示器?3500块钱放在这里了,如果你的显示器买很贵的话,那么主机的配置就要大大缩水了。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