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能 正文

iphone4联通合约机 连苹果都逃不掉的合约机,为什么突然凉透了?

连苹果都逃不掉的合约机,为什么突然凉透了?

黑马之前写美版iPhone的时候,看到有粉丝在问:

中国也有这种“0元购”的手机吗?

嘿,一看这位粉丝八九不离十是个00后。因为中国当年的“0元购”手机可真不少。

没错,它们就是曾经风靡一时,大杀四方,统治大半个手机市场的合约机。

合约机,是个什么机?

现在大家买手机要么选择官方渠道的货源,要么选择第三方渠道的货源。但是,时间倒回十几年前,你还有来自第三种货源的手机可选。

没错,就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推出的定制版合约机。

“充话费送手机”,“安宽带送手机”,相信这些推销话术,大家还有印象。

也就是说,只要你充一定金额的话费,并选择捆绑一个话费套餐,每个月及时充钱。那么你买手机的钱,就会以话费形式返还。

不少人掐指一算,反正我手机是要买的,话费肯定也是要充的。这样的话,算下来还更划算了。对了,那个时候的手机是真贵。

所以这种不花一分钱,手机带回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0元购”手机,凭借着比官方旗舰手机(明面上)更便宜,比第三方渠道商手机(看起来)更有售后保障,很快就支楞起来了。

合约机的“辉煌时代”

2002年,中国移动首推合约机业务。 次年,中国移动SIM卡及手机销售业务收入,从2002年的36.4亿元增长至2003年的53亿元。好家伙,大涨了1/3。

要知道在合约机推出之前,中国移动也就只能靠卖卖SIM卡,以及每个月的流量话费扣点钱。但是,月租套餐最低一档只需要8元钱,所以赚头相对不大。

然而,合约机的出现,一下把套餐费用拉高了不说,还给中国移动拉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稳定客户。毕竟,进了这个话费套子里,没个两三年出不来,肯定稳。

紧接着,继中国移动之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统统跑出来做合约机了。

中兴、华为、酷派、联想,这四家手机厂商果断抓住了合约机的浪潮,并且成功建立了“中华酷联”的市场格局。

那风头之盛,几乎没有手机厂商能敌。

尤其是联想,之前黑马也扒过,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联想手机出货量1580万台里边,就有70%都是运营商的合约机。

为此,联想手机还专门开辟了一条合约机的生产线。凡是手机型号以“t”结尾的,那都是专供运营商版本的合约机。

比如联想A630t、A390t、S898t……

包括来到中国的第一款iPhone手机——iPhone 4,都是由中国联通引进来的。

这就代表着,当时只要你想买iPhone 4,在绝大多情况下,中国联通的合约,就是你跨越不过去的第一道门槛。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然而,有一天,合约机的天,变了。

首先,在2011年,雷军干出了一件大事,发布了小米1,并且打出了:“1999元,交个朋友!”的口号。

换一句话说,小米是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中华酷联”的垄断格局。

图为小米1发布会

因为在当时,一部智能手机能做到1999元这个价,确实是相当低了。也就是这一波操作,让小米手机收割了一大波“米粉”。年轻人们无比狂喜。

但是,这也撕开了合约机低价的优势。

紧接着,在201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范围。也就意味着,你合约机补贴的部分,也要算一部分增值税。

好家伙,这么东加加,西减减,合约机的运营成本,是越来越高了。

运营商,也不敢这么玩了。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用户们也从合约机的合约里咂摸出味儿来了。

在3G时代,合约机的存在,为三大运营商捆绑住了不少忠实用户。但是,有一部分用户用着每个月高昂的套餐,一算,嘿,好家伙,比直接买手机还贵。

举个例子,一部16G标准版本的iPhone 5S,在当时的官方售价是5288元。

而在中国联通推出的合约机版本中,产品包的价格为5499元,跟官网价也差不了太多。

但是,如果你选择捆绑在网30个月,每月386元的话费套餐,那么你只需要预存5499元话费,就能以0元的价格拿下iPhone 5S。

对了,每月还要返话费183元。这看起来是不是感觉很划算了?

虽然有点绕,但是真的算下来,运营商亏不了,亏的都是你。

即使每个月返还话费,但是你实际上,总的话费要花掉的是11580元 ,虽然手机不要钱,一年也得花个4632元。如果你非要说,本来手机话费也是要用的。

emmm……

在2013年话费花掉4千多,想必阁下开个帕拉梅拉都算家道中落。

所以,便宜了吗?没有!划算了吗?没有!

在2015年手机卡号铺开“史上最严实名制”以前,欠多了话费还能扔卡,把合约机变成毁约机。这就像之前黑马写过的流入内地的美版有锁iPhone一样。

更离谱的是,即使你花了大价钱搞回来这一台iPhone 5S,它还是阉割版本。

因为它有可能只能用你所捆绑的运营商的卡,根本不是全网通。

亏了,亏大发了。

结果留下“一地鸡毛”

所以这时候大家一看,合约机有啥意义呀?

除非你真的每月需要花掉成百上千的话费,那么合约机,大概率都是不值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和分期贷款买手机还是有一定相似性的,看起来因为手机本机花的钱少,但是这种优惠,早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

而在3G转向4G,4G转向5G的迭代浪潮中,合约机的形式也逐渐被市场淘汰,成为了历史。虽然现在贷款买手机的形式依然存在,甚至也能做到0元购。

但它本质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优惠,分个24期买手机,你觉得你似乎前期并没有花太多钱,还返话费,但是每个月日积月累中的隐形消费,并没有消失掉。

即使现在大家也偶有看到运营商的“0元购”合约机,但选它的人实在不多。

因此,更适合中国宝宝的“0元购”,实际上并不存在。

合约机也终究不过是中国手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

死灰复燃的合约机,我劝你不要买!

不知道大家一般会从什么渠道买手机?

由于高度依赖Apple Care+服务,小雷的iPhone一般都是直接在Apple Store用年年焕新购买或售后「续杯」的,Android手机也是因为先行者或品牌会员体系而选择品牌自己的销售渠道,只有帮亲戚买手机时会因为预算要求而选择有百亿补贴的电商平台;而小雷的朋友们则更喜欢电商平台的冰点价,基本没考虑过价格更好的品牌自有渠道。

但除了给手机品牌缴「智商税」或冒着和第三方店铺「斗智斗勇」的风险外,手机市场曾经还有着第三个选择:运营商合约机。

属于中国的手机零元购时代

说起合约机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国和日本市场的合约手机,有一说一,这两大手机市场确实把运营商渠道做得有声有色,甚至今时今日依旧有朋友跟小雷说「羡慕美国的合约机」。

但其实合约机这一概念也曾在国内市场普及甚至流行过:2002年之前,手机销售主要以预付费方式为主。毕竟手机实名制得等到十年后的2013年才开始实施,当时大家办手机号只需要在报亭或小卖部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号码,再买一台制式符合的手机就行。

图片来源:Veer

手机号和手机不同的销售体系让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但对运营商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号机分别销售意味着运营商只能以话费账单的方式从消费者手中获得收入,而复杂的手机号卡分销系统也让运营商必须向销售渠道交出一部分利润。

一边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手机销售市场,一边是每月月租不到10元,还需要用隐藏扣费这种小手段盈利的号卡市场, 这样的差距运营商自然是看红了眼,而运营商亲自下场买手机也成为了必然的结局。

但如果大家有看过我们之前复盘的「小灵通的故事」,应该对当时的独特的手机市场有印象:夹在高端与低端手机中的「中端手机市场」几乎完全被走私入境的水货手机所占领。尽管这些手机品质参差不齐、十有八九没有保修、甚至大部分都不支持中文输入,但在实打实的价格优惠面前,水货手机的销量依旧坚挺。

而这些无法无天的「法外狂徒」自然也成为了运营商进入手机销售市场的最大障碍: 不降价的话,用户不如直接去诺基亚、摩托罗拉的门店买最新款手机;降价的话运营商也不可能和不交税的走私手机打价格战。就在这两面包夹之势,运营商从海外同行手里学到破局的秘诀——合约机。

图片来源:Samsung

2002年,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了合约机业务,在合约机模式下:用户需承诺每月最低消费以获得手机价格优惠,同时一部分购机款也会以预存话费的形式「退回」给消费者。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只要承诺较高的最低消费,就可以通过预存话费的形式免除所有购机款,实现所谓的「零元购机」。

这种新奇的购机方式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运营商在国内手机销售体系中只能靠话费获得收入的情况。确实,你的「购机款」有很大一部分都转化成了用户的话费余额,但套餐低消的门槛却让预存话费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分期付款 ——说这是分期付款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分期付款的本质是每个月支付一笔费用,而预存话费是一开始预先支付了完整费用。

在中国移动之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合约机业务,事实证明这种「预存话费」「零元购机」的噱头确实吸引了不少用户。以中国移动2003年业绩报告中的数据为例,2001年中国移动SIM卡及手机销售收入约33.3亿元,2002年的收入为36.4亿元,2003年的销售更是直接突破了53亿元。

图片来源:中国移动

虽然在中国移动的业绩报告中,「销售SIM卡及手机的收入在货品交送买方时确认,由于扣除销货成本后的数额不大,故计入其他收入净额中」。以2003年中国移动的业绩报告为例,和2002年的数据相比,「其他收入净额」仅从16.39亿元提升到了24.64亿元,在千亿人民币级别的花费和收入面前可以说不值一提。

不难看出合约机的本质不过是运营商通过前期让利+话费担保的方式,用长期合约将用户和高消费套餐捆绑手段。但合约机的出现,依旧加速了运营商身份的转变,增强了用户对运营商品牌的感知。

不过随着大众对合约机认知的加深,合约机机制的漏洞也暴露在消费者面前。

因合约而生,因毁约而亡

首先,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合约机其实并不便宜。以中国联通推出的iPhone合约机为例:

当时iPhone 4的合约售价为3699元人民币,联通给出了从66元到886元的10档24期合约套餐。其中如果用户办理66元24期的套餐,只要预存1400元的话费就可以以2299元的「优惠价」购买iPhone 4。但如果你办了的是月费228元或更贵的套餐,只需要预存3699元话费就可以直接带走手机。

图片来源:中国联通

看起来很划算对吧,但不要忘记226元的月费要连续扣足24期,实际话费消费保底要5424元,扣除了3699元的预存也需要补1725元。如果你大手一挥直接办理886元的套餐,两年月费合计更是高达21264元。确实,886元的套餐有3000分钟的通话时长和高达4GB的流量。但对运营商来说,支持3000分钟通话、4GB流量背后的设备成本其实并不会比支持160分钟,220MB流量的成本高出10倍。

换句话说,你以为你赚了,其实运营商都笑翻了。

但很快事情就出现了转机:我们知道合约机的本质是运营商以短期让利的方式「套牢」消费者的一种手段。但假如消费者把运营商让利补贴的这台iPhone按市场价卖掉,运营商又该如何应对呢?

要知道手机实名制是2013年10月才开始实行的规定,手机欠费纳入征信那得等到2020年了, 再加上并不是所有合约机都需要预存话费,把合约机一卖、手机卡按余额卖掉或直接一扔,这台手机就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而且当时办理合约机也不需要什么人脸认证,有些手机店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号,不出示原件都能办理合约机。

对运营商来说,从「合约机」到「毁约机」的转变是极为严重的,这等于运营商直接掏钱给二手手机市场做百亿补贴。 再加上当时有不少企业、机构会给员工补贴话费,很多人都会在补贴范围内办理合约机,手机拿到后直接把合约机卖掉, 等于用运营商的钱补贴其他手机用户。

图片来源:Veer

面对「毁约机」的冲击,运营商有些坐不住了,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限制用户将合约机和合约卡分开使用。 恰逢国内手机进入3G时代,三大运营商分别运营各自的3G网络频段,因此也开始以「定制机」的名义限制合约机所使用的手机网络。

比如某运营商就曾在移动定制机上降低其他运营商手机卡的网络优先级,比如运营商A的定制机在识别到AB两个运营商的手机卡时,只允许用户使用A运营商的手机卡上网,有的甚至直接限制自己的合约机只能使用自己品牌的手机卡。

没错,这种限制手段其实就是美国、日本运营商非常熟悉的网络锁。 其实国内大多数所谓的「美版有锁」其实就是美版「毁约机」,需要用户通过卡贴将中国的SIM卡伪装成美国特定运营商的手机卡,绕开合约机的网络锁以便在国内使用。

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只能看到所谓的美国卡贴、日本卡贴而看不到中国运营商的卡贴呢?原因可能有些出乎大家的预料——我们不需要卡贴,因为我们拿起了法律武器:

2017年,有关监管机构收到调查报告,称某运营商利用「阉割机」(通过软件手段限制只能使用特定运营商网络的手机)剥夺用户自由选择权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因某运营商省级分公司「定制4G+手机销售的特定销售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发起调查。 为了「躲风头」,运营商无论愿不愿意,都不再利用网络锁限制合约机毁约。

图片来源:Veer

而且此时国内电商平台发展迅速,手机品牌能以更方便地方式直接触及消费者,电商平台百亿补贴的力度往往比运营商话费补贴还要大,消费者对合约机本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小。

再说了,基础通讯收入的持续走低与降费增速的要求也从内外两个角度削弱了运营商的话语权。与其用合约机再一次打响价格战,倒不如用宽带捆绑的方式,从另一个维度增加用户黏性,提高长远收入。

当我们可以从电商平台以更灵活的方式,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无锁手机」时,谁还需要合约机呢?

合约机没死透,但没人想念它

关于合约机的回顾本来在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但就在搜集资料时,小雷发现在2023年合约机其实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甚至还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续命」。

据《工人日报》报道,部分运营商会通过营销电商等方式推荐用户升级套餐,还打出免费领手机的幌子。然而,用户一旦被免费拿手机的噱头吸引过去,就基本上当了,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套餐费用。

这种套路实施时不会要求用户一次性支付手机款项,但会要求用户办理月租费用不菲的号卡套餐,甚至还要你开通花呗分期或其他小贷公司的分期业务。到时候,你就要按月支付高价月租或分期费用。

没错,这还是合约机的套路。但不同的是这次运营商不仅要求你预缴话费,甚至还诱导用户以网络小额贷款的方式来「预存」话费。

图片来源:雷科技

比如在某运营商的线上官方商城,上架这一台标价1999元的Y78+手机,用户可以1元购买,四合五入等于白送,但前提是要办理月租199元的套餐,合约期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享受的1998元立减优惠金额,需要开通花呗分期垫付,分期本金利息由运营商支付。小雷猜测,还款的流程应该是用户支付月租话费后,运营商再向花呗官方还款。另外,用户的花呗会被冻结1998元的金额,直到合约期结束,才会完全恢复正常。 如果用户的花呗额度低于1998元,则无法参与1元购机的活动。

运营商推销这类0元或低价购机的业务,说白了就是想以此为诱饵,把自家的高价5G套餐打包出去。

5G网络建设耗费了运营商们的海量资金,它们急切地想通过兜售5G套餐来回血。公开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在5G领域的投资超过了4000亿。但5G至今未能带来杀手级的应用场景,同时工业5G等概念一直未能落地变现,手机用户的通讯费仍然是它们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而死灰复燃的「零元购机」,只不过是某些运营商诱导用户签下高额话费账单的诱饵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运营商收入的进一步下滑,这类「零元购机」陷阱只会越来越普遍。而想要将这种情况杜绝,重新调整运营商在通讯体系中的定位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而背负着骂名的合约机,只不过是运营商转型中,微不足道的牺牲品而已。

相关问答

我的 iphone4 联通 合约机 ,是仅能用 联通 卡的那种,型号是MC6...

4人讨论3937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4)okhabmcmri对,两年内只能使用手机里原有联通卡,如果机卡分离,联通会对你的手*进*网络锁,使其无法使用。越狱...

4s,买的时候商家说只是普通的手机绝对不是 合约机 ,但是搞活...

4人讨论3731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4)chhm651合约机是什么卡都能用,但是机卡不用在一起就没话费送,而且协议期内不可以销户的。有用(0)回复jinx...

iphone 14有 合约机 吗?

有的,合约机是属于定制版的手机,和全网通苹果手机没有根本区别,只是在网络上受到限制,移动、电信、联通都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所以依然会有苹果合约机,...

苹果4是否可以用电信卡?

这个得看具体版本:1、大陆行货,这类iPhone4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苹果AppleStore或者授权经销商处购买的iPhone4裸机,不需要捆绑运营商套餐,没有网络锁...

在移动买了一部 iPhone4S 专卡专机的,我现在不想用移动的卡了,...

您好,iphone4联通合约机到期后,可以插入移动卡号,使用该款手机的2G网络。芯片卡卡槽在您手机的右侧,使用取卡工具,顶入卡槽旁边的小洞,卡槽会自动弹出,放入芯片...

联通 苹果 合约机 可以分期付款吗?要准确的答案并且是...- 汇财...

[回答]看你费劲的,一定是不会用信用卡吧在联通购买手机无手续费,但是你一算电话价格高,分期后与手续费一个价还不如在苹果店直接购买,然后在信用卡中分期,...

联通 苹果 合约机

[回答]手机不能正常使用属于商品质量问题,你可以要求商家退货,要求退还你缴纳的话费。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起诉,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诉讼。起诉需...

联通 现在有以旧换新活动吗?针对 iPhone合约机 用户?我接到电话...

联通现在有以旧换新活动吗?针对iPhone合约机用户?我接到电话是说4的用户可以交3000+话费换成初學者机。共3条回答9295浏览目前没有以旧换新服务。您好...

我捡了个 IPHONE4S 联通 合约机 、 好不好才能换个号码不被联...

如果你把联通卡不用了那就可能会终止合约了有用(0)回复AsherX是手机上显示无服务吗?将手机关开机试下有用(0)回复一个黑点好像是不行的有用(0)回复...

联通 苹果 合约机 可以分期付款吗要手续费吗?可以用农...- 汇财...

[回答]如果你要分期购买iPhone合约机,你可以通过联通网上营业厅进行办理。但是需要指定银行的信用卡才能进行办理的。网厅支持的建设、工商、中国银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