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手机 正文

htcg14 翻家底晒情怀 细数5年搞机路里的心头好

翻家底晒情怀 细数5年搞机路里的心头好

2011年的秋天是个值得记得的季节,笔者入职前半个月正值小米手机第一代发布,对于一个入职前以诺基亚X6作为主力机的用户,真是随便一款Android智能机都能吊足我的好奇心,在ZOL手机事业部的搞机路就从一部不起眼的摩托罗拉XT615开始了。说它不起眼,因为当年摩托罗拉远近闻名的还是10年的防水机Defy,以及Atrix 4G。

入门时间越来越长,手上的常用机也换成了HTC Sensation(G14),那还是个HTC在民间依然以G命名的时代;Sensation留给笔者的印象还是十分深刻,外型上从前面的XT861换到可算是当时的“巨屏”4.3英寸960x540分辨率堪称鸟枪换炮,不仅Sensation背后的三段式设计三种配色结合无论长相还是手感都十分喜人,而且Sense 3.0 UI一直到后来的HTC One X上的4.0都一直是妖艳的远非当时的国产ROM能比;至于当时尚十分重视的性能方面,高通双核MSM8260在那个时代也是流畅的无与伦比。

HTC Sensation

不过当年的小米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在我的搞机list当中,毕竟就当时的MIUI而言,一个以省心为最主要追求的用户是绝对无法接受当时互相之间可以讨论“你的小米今天死机几次了”的产品的。

而后的2012、2013年可以说是智能机行业的巅峰两年,不过这段时间笔者这里倒是故事不多,只因为一入苹果深似海。话虽如此,既然身在这行,也不能对其他产品坐视不理,最长的一段要算三星的初代Galaxy Note。

虽然大屏手机大到七八英寸在今天看起来都不算奇怪,或许都还能赚个不错的销量,但在那个年代推出这样的产品还是需要不小的勇气,以至于三星在国内的推广方式也极为粗暴接地气——只要媒体愿意,人手一部评测机是没问题的,于是Galaxy Note大概也是迄今为止除了iPhone之外绝大多数媒体朋友都愿意主动代言的机型,没有之一;于是也就有了无论跑哪个厂商的发布会都是人手一部三星,而几乎所有人总会有意无意的尴尬下,串铃声这种都是小事情了。

Galaxy Note一代

虽然设计远没今天的Galaxy Note 7出色,屏幕比例也有些奇怪,过宽的尺寸更加像一个护照或者笔记本——就像它的名字那样,但它还是有意无意但一定势如破竹的开辟了一个大屏时代,直到今天尚未也不会看到尽头。

至于那只灵魂S Pen,出于年龄和用户群原因,笔者始终无法领会它会给那些目标中的商务或大龄人士带来多少实际上的便利,但三星近几年不遗余力的在软硬件上的功夫却是有目共睹,不仅笔尖细腻程度依靠每年提升一倍的压力感应级别让笔迹变化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S Note也从一个笔记本变成了Android当中没什么对手的强大和智能。

雷军的“三个飞轮”,很OK 标杆案例50

1995年,亚马逊以不起眼的书店为起点,手中握有大量的客户和流量。但亚马逊并没有停留在书店这一步,而是利用手中海量的用户资源搭建起一个供应商生态链。然后,在这个生态链的驱动下,诞生了AWS云计算。亚马逊的三个飞轮快速旋转、相互协同,最终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回望小米的崛起之路,会发现它和全球瞩目的商业帝国——亚马逊有不少相似之处。

小米凭借“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用低成本和高效率改写了传统手机产业,由此跻身全球手机头部阵营。小米进军手机市场仅四年,雷军便前瞻性地布局IoT,试图通过投资+孵化的模式切入100多个细分领域,打造一个庞大的小米生态链。IoT在帮助小米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时,与手机一同发挥乘数效应,进一步巩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互联网业务则是小米实现战略自洽的核心落脚点,以10%左右的营收体量实现了将近80%的净利润,从而强有力驱动小米的可持续发展。

吉姆 ·柯林斯(Jim Collins)在《基业长青》中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增长飞轮”,他认为,企业管理者最高级别的任务,就是将承重的轮子转起来,形成自推力,最终实现经营层面的迅速增长。

通过手机、生态链以及互联网服务两个飞轮飞速旋转,小米成长之路高速启动,雷军也在持续探索第三个飞轮。

从2021年1月15日开始,经过75天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小米终于迎来了其史上最重大的决定:进军汽车业,造车!

小米的第三个飞轮将由此开启。2023年8月,小米明确要做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10月,小米将集团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并发布了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小米汽车的智能驾舱,如果能与小米集团旗下的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协同发展,集团的收入规模还能进一步扩大。

2023年全年,小米实现营收2710亿元,净利润达193亿元,同比增长126.3%。2024年第一季度季报更是炸裂眼球,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达到755.1亿元,同比增长27%,而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01%,达到65亿元。这一强劲表现再次证明了小米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持续增长动力。

此为盛景专精特新研究院的第18篇深入报道,enjoy~

01

小米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造车?

1、 小米造车,源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2024年3月27日,雷军举行了小米汽车发布会,小米SU7正式亮相。数据显示,4月份小米SU7交付7058台,5月交付8630台,2024年全年交付目标为10万台。

让我们先回到3年前,小米官宣造车之时。彼时,雷军说,“这一回我决定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加上一句,“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创业失败的代价将会巨大,特别是对于已经“知天命”的雷军而言。因造车而被拖累的企业家不胜枚举。2018年,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已超过487家;但到了2023年,有数据显示,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多家。短短五年时间,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

实际上,小米是否要涉足造车业务并不是由雷军个人决定的,而是由小米的未来发展和盈利需求所决定的。如果小米想要增长飞轮持续飞转,就必须进入造车领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小米的商业模式。

小米的商业模式独树一帜,被称为“铁人三项”,即“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说,这种模式是通过紧贴硬件成本定价的方式,提供设计精良、性能卓越的产品,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给用户,随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

从财报中可以明显看出,2023年小米的整体毛利率为21.2%。具体来看,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为14.6%;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毛利率为16.3%;互联网业务的毛利率高达74.2%。然而,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2023年比2022年同期的1672亿元减少了5.8%至1575亿元,降幅近百亿,出货量也从2022年同期的1.51亿部下降了3.3%至1.46亿部。与此同时,互联网服务分部的收入从283亿元增加了6.3%至301亿元。

小米发展蓝图的基础——智能手机,开始遇到瓶颈。数据显示,自智能手机推出以来,2008年至2016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从1.5亿部增至14.7亿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然而,从2017年起,出货量基本呈负增长趋势,尽管近两年因5G换机潮略有回升,但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也仅为15亿部,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3.7%。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乏力,增量空间有限。在国内市场,小米手机市占率自2015年达到顶峰的16%后开始回落,自2021年至今基本维持在15%以下。

简而言之,全球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国内市场已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市场增速的衰减使得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小米面临要么舍弃更多硬件利润以争取市场份额,要么被竞争对手蚕食,从而影响基于用户数量的互联网服务收入的难题。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小米想要的。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绝对流量入口,智能手机已难以继续高速扩张。若想继续抓住流量的红利,必须找到一个替代品,即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绝对流量入口的产品。

这个产品,就是汽车。

2、 同样押注造车,为何苹果、小米命运截然不同?

十年前,苹果公司启动了名为Titan(泰坦)的造车项目,想当年很是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但到了2024年,这项计划尚未成形。据彭博社2月28日报道,经过多次战略调整,苹果最终决定终止造车项目。这一决策标志着,一个耗资超过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0亿元)、历时十年并聚集了逾两千名行业精英的梦想宣告终止。

苹果的传统是创造能够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产品,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其在多个产品线上成功应用的“高举高打”策略,同样被应用到了造车领域——追求顶尖的硬件配合最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

然而,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科技行业有所不同,难以形成高度的市场集中,苹果无法轻松占领市场。要在汽车市场取得立足点并实现可观利润,苹果需要超越传统汽车巨头。苹果曾希望通过全自动驾驶技术,像iPhone替代传统功能手机那样,实现对传统汽车的战略超越,但这一目标的难度被显著低估了。

同时,利润仍然是苹果重要的业务考虑。作为一家主要销售硬件的科技公司,苹果的盈利能力堪比奢侈品品牌。 2023年,苹果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达到44%和26%。

与此对比,从2023年的车企财报来看,豪华汽车市场中,无人能出其右的保时捷的净利润率为18%;业内最赚钱的丰田的净利润率为12%,而特斯拉仅为8%,比亚迪的销售净利润率仅为5.2%。

汽车行业尽管市场规模庞大,单价金额高,但作为制造业的一部分,其利润率相对较低。因此,对于习惯了高利润率的苹果来说,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小米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首先,小米汽车采取了更为保守的开发策略。在智能电动车的关键技术——三电系统和智能驾驶功能方面,小米SU7仅与行业主流水平持平。通过对产业链的布局和成熟供应链零部件的利用,基于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硬件平台,小米虽起步晚,但缩短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其次,小米从激烈的性价比竞争中突围,没有高利润率的包袱。造车通常需要数年才能实现盈利,例如特斯拉用了17年时间,比亚迪也用了11年。小米拥有1363亿元的现金储备,雷军此前透露,公司已准备好承受未来超过五年的汽车业务亏损。

接下来,小米汽车将面临量产和交付的考验,最终需要通过规模制造来降低成本。

02

效率为本,

提供“感动人心且价格厚道”的产品

要理解小米的爆品模式,必须先理解效率。效率,是小米一切的出发点和核心 。雷军说,小米从诞生第一天起,就有用互联网思维和方法改变制造业、推动效率革命的梦想。小米爆品模式的核心就是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便宜没好货”, “好”和“便宜 ”似乎先天是一对矛盾体。只有提升了效率,才能解决“好 ”和“便宜 ”这对矛盾,真正做到“感动人心、价格厚道 ”。

为什么这么说?任何商品的定价都是由五部分组成的:制造和服务分摊成本、研发分摊成本、市场推广及广告分摊成本、销售及渠道分摊成本、利润。

有了爆品的单款、海量、长周期的特性,就能把研发、 制造、服务成本分摊到很低;同时,使用了高效率的互联网工具,以新媒体营销为主,加上爆品自带流量,市场推广及广告分摊成本变得很低;采用电商销售,去掉了大量的中间环节,直接“前店后厂 ”,销售及渠道分摊成本也在极低的水平。

小米手机成功的关键,是在洞察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供应链把控做出质量还不错的智能机,再用互联网模式砍掉线下一切流通成本,把产品以接近成本价卖给消费者。相比之下,当年同样用高通MSM8260处理器,小米1价格是1999元,HTC G14是4000元。

1、从手机到汽车,小米为何能持续不断地生产出爆品?

在小米开展手机业务的前三年,只做了5款手机,全部是真正意义上的爆款产品。

小米手机第一代售出790万台,第二代售出1752万台,第三代售出1441万台;红米手机第一代售出4460万台,红米Note售出2743万台。

2023年10月,小米发布了智能旗舰手机小米 14系列,2024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增势明显,出货量同比增长33.7%至4060万台。

2024年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会举行,SU7、SU7 Pro、SU7 Max三款车型面世,售价分别为21.59万元、24.59万元、29.99万元。上市24小时,小米SU7大定88898台。

从手机到汽车,小米为何能持续不断地生产出爆品?

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中坦言,在创办小米之前研究过很多爆品,同时也深思到底什么样的经营方式能够让一家企业持续不断地生产爆品,最后他总结出一套持续打造爆品的方法论:找准用户需求;超预期的产品;惊喜的定价;效率制胜。这和盛景的极简增长核心逻辑一致。

今年,从小米汽车爆火的背后,也能看到相似的底层逻辑。

回顾小米 SU7长达 2 小时的发布会,尽管内容涵盖了城市领航辅助驾驶、800V 超快充、不到 3 秒的零百加速等汽车发布会常见的元素,雷军并未过多着墨于这些方面,而是通过影片展示快速传达这些信息。

小米以更加纯粹的用户视角来展示汽车,雷军在发布会上用了很长篇幅讲述油漆、防晒及生态衍生品。为什么?在发布会上,雷军的主要目标只有一个:让大家清晰地认识到小米 SU7 与其他车型的区别,给用户带来超预期的惊喜。对比对象不仅包括传统的燃油车,还包括特斯拉 Model 3。区别的产生在于,将他人的痛点转化为自己的卖点。

如何通过一系列配置,直观地让用户感受到“好用”?无论是触手可及的雨伞槽,为手机支架或运动相机而设的标准螺纹接口,可以化身为充电宝的强光手电,还是让女性车主无需佩戴冰袖的遮阳伞,都是雷军深入用户需求后的灵感之作。

在SU7发布会尾声,雷军现场带货,惊喜的定价直接将现场的气氛拉至最高点,让用户尖叫连连。什么样的价格能“感动人心”?定价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要把握用户心里的微妙感受,超越其心理定价。

2、渠道改革,从电商走向新零售

早期,线下直营门店小米之家主要承担服务中心的功能,多选址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为用户提供小米手机及其配件自提、小米手机的技术支持和米粉互动等服务。从 2016 年开始,小米之家全面转型销售+体验店,探索线下新零售模式,提供产品展示、咨询服务和现场购买服务,即“销服一体”的门店。

截至2023年中,小米之家总共有1万零600家左右,其中300余家直营店,专卖店和授权店各有5000家左右。这些分布在核心商业广场内的3C零售渠道,无疑也是小米汽车可利用的潜在优势。而在3C零售门店引入汽车业务已经有成功的先例,即华为开创的在手机门店内销售问界车型。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曾说:“我们要花3年的时间,在现有1万家门店的基础上,再开1万家。”

这其中,小米汽车渠道的建设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小米汽车销售门店将覆盖46城、达到219家,服务中心将覆盖86城、达到143家,基本覆盖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份(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

不同于特斯拉、理想、蔚来等品牌采取的全直营销售模式,小米汽车在渠道建设之初就选择拥抱经销商,采取了混合经营的模式,即销售服务中心为授权经销商门店,小米之家和交付中心为小米自营店。

小米非常注重商业效率和用户体验,它深度研究过各个汽车品牌渠道模式,并根据自身特点做了优化和改进。

在门店规模上,小米给出了新的标准,门店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到500平方,这一面积足以容纳3辆展车,用于摆放现有车型的不同颜色版本。

除了扩大面积,小米之家门店也将迎来再度拓展和升级,通过迁移店面到商超最好的位置、重构货品陈列以展现人车家全生态概念等措施,提高单店效率,实现更好的规模效应。

03

围绕核心业务,

产业链早布局,供应链成熟

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中说道:大众对技术的构建和使用存在一种刻板的印象,即依据是否自产关键零组件来判断是否有技术含量。实际上,无论是像三星这样的“垂直整合”模式——几乎所有元器件都是自产的,还是像苹果这样横向整合全球供应链,都无碍于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控,从而交付出令人赞叹的体验。

因此,是否自产零部件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自身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对核心技术环节的掌控能力。这种掌控力体现在要么拥有领先的自研能力,要么与合作伙伴有深度合作,并在技术方向、设计方案、关键技术细节、制造方案上具备足够的主导性。

小米在其SU7车型上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根据雷军介绍,目前小米在汽车研发上的首期投入超过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包括自研电机、自建电池包工厂、压铸技术以及关键的辅助驾驶技术。

对于其他零部件,小米则选择了合作模式。如智能驾驶芯片,小米选择了英伟达;智能座舱芯片选择了骁龙;车身和底盘的控制零件则主要来自博世、采埃孚、舍弗勒等德国传统汽车供应商。

具体而言,小米在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前,已在乘用车领域投资了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并在产业链上游投资了涉及智能化、电动化的企业,涵盖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智驾软件解决方案、线控执行器、动力电池和电池原材料,以及精密传动齿轮等。小米还投资了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企业,覆盖了机械式、半固态和固态激光雷达技术。

通过在产业链上的布局和利用成熟供应链零部件,小米汽车尽管起步较晚,但已经在时空上缩短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04

小米卷入蚂蚁市场,

打造竹林效应

1、参股不控股,小米系成影响力最大的CVC之一

为何要建立小米生态链?物联网(IoT)时代,越来越多的设备将互联互通。通过建立生态链,小米可以将其产品和服务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吸引更多的用户。

2023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801亿元,毛利率达16.3%,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不含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达7.40亿,同比增长25.5%,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设备(不含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达1450万,同比增长25.3%。

2013年底,小米启动生态链计划,雷军当时为小米生态链定下的目标是5年内布局100家生态链企业,改造100个传统行业。

在打造小米生态链的过程中,投资是一个强有力的纽带。通过小米集团、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小米系成为继腾讯、阿里之后影响力最大的CVC之一。

为了保持创业团队的激情和创造力,小米选择“参股不控股”,投资比例一般在20%-40%之间,保证了生态链企业即使进入到小米的体系里,也拥有着自主经营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米共投资逾43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67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在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中,至少有近30家成功上市,包括石头科技、华米科技、云米科技、九号机器人等。此外,还有多家小米生态链公司正在排队科创板和创业板的IPO,其中不少企业距离上市只有临门一脚。

但是雷军曾表示:“小米不是投资公司,追求的是连接设备越多越好,投资赚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考虑是,符不符合我们的战略,第二条能不能不赔钱,老赔钱我们也扛不住。”

从战略出发,小米生态整体呈现以手机为核心的三个圈层。第一圈层是手机附带品,如自拍杆、移动电源、耳机等,依靠小米手机的市占率,贡献相对稳定的收入;第二圈层是智能硬件,如电饭煲、电视、平衡车、扫地机器人等家居产品,深度进入消费者生活,利于掌握消费者习惯;第三圈层为普通生活品,如床垫、背包、牙刷、签字笔、旅行箱等,该类产品客单价低,但是具有流动性强、受众群体广等特点,利于形成在各年龄段的品牌推广。

小米副总裁刘德将之形象地总结为“竹林效应”,即生态链企业就像一根根竹子,根系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形成集群的竹林,会产生远大于一棵大树的抗风险能力。

2、小米生态链,如何成为爆品制造工厂?

小米生态链起势凶猛。2014年开始,紫米的充电宝、华米的智能手环、Yeelight的台灯、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创米的智能插头、智米的空气净化器、青米的插线板、九号机器人的平衡车,无一不是刚刚投入市场就激起巨大水花,小米生态链“擅长做爆品”的名声也在市场中正式打响。

2017年5月,一本叫做《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的书正式出版,记录了彼时77家小米生态链的成长过程,以及小米爆品打法的精髓之处。

雷军为这本书亲自作序——《小米,就是要做中国制造业的鲶鱼》:“小米模式,就是像鲶鱼一样去进入一个行业,搅动一个行业,进而促使一个行业革命的发生。”

鲶鱼效应在互联网行业不是个生词,而“鲶鱼”小米要钻入的市场并非随机,而是那些叫做“蚂蚁市场”的池塘。

蚂蚁市场是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提出来的譬喻,指的是某一行业中,所有的玩家都如小蚂蚁一样、市占率不超过10%,共同瓜分这个市场。“在它们中,也许可以找出第一名,甚至还能隐约地瞥见第二名,但第三名是谁?没人知道,选不出来。”

这种市场的典型特点就是,没有标准、没有品牌,产品“要么贵、要么差”,这些都给小米生态链这种正规军进军留下了足够空间。

这些蚂蚁市场往往还有着产业级痛点,比如当时市面上几乎所有净水器都有漏水的问题。这种产业级痛点,要么是产业上技术解决不了,要么是老品牌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大家都不解决。他们不干,小米干;他们不卷,小米卷。

小米与其生态链公司的合作可描述为“共生互助”。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小米通过投资这些企业并与之合作,高效地扩充自身的产品线,并通过利润分成实现显著的财务回报。生态链企业则通过小米获得品牌支持、设计指导、销售渠道、供应链资源、资金和管理经验等重要帮助,这些都极大地加速了它们的市场扩张和业务成长。

随着这些生态链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它们开始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即便如此,与小米的持续合作仍为这些公司在品牌建设、渠道扩展和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小米而言,由于与这些企业存在股权关系,它自然希望看到这些合作伙伴能够发展壮大并逐步减少对小米的依赖,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以渠道支持为例,利用小米的渠道,营销成本主要由小米承担,因此生态链公司的营销成本极低。例如,2018年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率仅为5.35%,而同行业的A股公司科沃斯销售费用率高达17.82%。因此,每开设一家“小米之家”,不仅可以带动生态链上的几十家公司享受渠道红利,还能确保百家公司受益,从而大大提升整体的营销效率。

对于线上渠道,小米也提供了极佳的待遇。从石头科技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出,通过小米官方线上渠道(小米商城)销售的产品销售费率为0%,而其他平台(天猫、京东、苏宁等)的综合费率则为11%。

通过投资赋能和产品协同,小米与其生态链公司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兄弟联盟”。这样,小米可以保持运营上的轻量级和低成本,防止因规模扩大而导致的“大公司病”,同时通过赋能独立的团队,快速占据物联网市场的先机。

05

用互联网服务赚钱,

思考小米底层逻辑

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商业发展模式都可以归纳为“获取流量并实现变现”。

那么小米呢?从小米手机到小米生态链产品再到小米汽车,小米已经成为智能生活的硬件入口,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使用和更新都通过小米完成。用户使用的是硬件,同时也在使用硬件中的应用和服务。手机、电视以及IoT设备构成了小米的多终端硬件生态,这是其展开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2023年,小米再次升级,其终端覆盖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IoT设备延伸到了汽车终端。小米最新发布的澎湃OS「Xiaomi HyperOS」作为基础平台,将打通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200多个硬件设备类别,未来将实现人、车、家三大场景的连接,形成以人为中心的超级互联网服务生态。

2023年,小米互联网服务部门的收入达到了301亿元,同比增长6.3%。毛利率同比提升了2.4个百分点至74.2%。其中,小米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2%至205亿元,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至44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小米互联网用户规模已形成稳定领先优势,全球及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持续创新高。截至2023年12月,分别达6.41亿和1.56亿,小米智能电视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6600万,米家APP月活跃用户数达8580万。

在这一超级生态中,开发者能够一次性接入多个终端,触达更多用户场景,从而增强用户粘性,创造更多商业机会。

相比之下,华为在2019年,提出了“1+8+N”生态链战略,鸿蒙系统成为共同的入口。“1”即智能手机,是整个生态链的核心;“8”指华为的PC、平板、穿戴设备、AI音箱、耳机等终端产品,N则是由产业链合作伙伴生产的产品。新问界M7凭借华为的鸿蒙系统、智驾能力和Mate 60系列的影响力,取得了一个月大定超过6万台的佳绩。

如果从生态角度来看,小米大概是目前唯一能与华为抗衡的公司。澎湃OS或许就是小米的“鸿蒙”。巨头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件进化到了系统和生态层面。

结语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的作者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但创新不是 “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

学生时代,雷军以高考状元身份入学武大,仅用两年时间修完全部学分,编写的程序直接被写进新生教材;工作之后,以金山软件总经理的身份带领公司成功上市,却又很快功成身退;转做天使投资人,又连续四年入选“投资界TOP100”。41岁创办小米,如今小米市值已达4000多亿;52岁再出发,赌上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什么是企业家永不消亡的创新精神?我想,这便是。

相关问答

HTCG14 怎么样?

G14CPU和小米的一样,GPU也一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高通老是喜欢少装颗256MB内存颗粒,造就了768MB这种残疾,现在买三星I9100划算啊,CPU方面性能比高通的8260...

有谁用过 hTC G18和 G14 的请给我一个建议好不好用?

楼上不动别乱说,G14也是双核,G18也是双核。不同1、但是一个是1.2ghz的cpu,一个是1.5ghz的cpu,实话cpu硬件一样,就是设定不一样不同2.、另外G18原装魔声耳...

我的 HTC G14 手机手机序列号18位,这个是为什么,这个是sn码吗?...

手机HTCHTCG14共7条回答429浏览IMEI为15或17位数字组成,SN为12位字符组成只能说明你的是山寨机找个稳定的版本吧,不是越高越好,适合自己最好根据您提...

怎么样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买手机?-信用卡申卡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分期付款是银行的一项业务,你办了某个银行的信用卡(就是贷记卡,可以先刷卡消费再在某个时间之内还钱的,这个区别于借记卡就是普通的储蓄卡,必须卡里...

htcg14 刷机是有一个选项是desense是什么意思?(是毒蛇的rom)?

你用HTC就肯定知道sense是什么,而desense就是用来禁用sense的程序,有些人觉得sense太占内存,所以用desense禁用它.你用HTC就肯定知道sense是什么,而desense就...

我全新的 HTC G14 手机屏幕里不小心进水了,就屏幕进水了,清理...

HTCHTCG143人讨论8855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3)aftohzvneu还能用么?用吹风机试试有用(0)回复qq1093927343拆机可以,那个水印在屏内,...

HTCG10渴望行水货的差别?

DHD绝对是单核中的王者G10相比G14:10有杜比和SRS音效,14没有10的分辨率不如1410是单核,14是双核,处理速度肯定要稍微慢一点戴妃嘛,除了价格优势,其他不考虑...

想买块 HTC , G14 的电池,请问摩米士,羽博,品胜,这三个牌子哪个...

HTCHTCG143人讨论7078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3)hx517421401建议你向商家购买g18的电池g14兼容,并且电量较g14大,还是原装,更安心采纳哦有用.....

我的 HTC G14 安装360手机卫士,一直无缘无故就不见了,好像是...

HTCG1支不支持EDGE41浏览1回答三星i7500谷歌G1和诺基亚5730XM中买哪个比较好138浏览1回答HTCG1至G18的所有行货型号149浏览1回答HTCg1...

惠普笔记本肿么关掉触摸鼠标啊,型号是HP g14 Notebook PC-ZO...

HTCG148人讨论4552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8)fengzhenhp14触摸板需要安装对于的触摸板驱动后进入控制面板,鼠标栏目下,装置设定值栏目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