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手机 正文

wt18i 一款没发布的“索爱”手机,和五段纠葛的历史记忆

一款没发布的“索爱”手机,和五段纠葛的历史记忆

前段时间,我们三易生活曾为大家测试了多款老型号的手机。

它们中,有金立在破产前最后一场发布会上推出,但最终却并未上市、镀了18K金的M7 Plus商务旗舰。

有乐视在“爆雷”前,几乎已完成研发的最后一款旗舰、具备“前后三主摄”设计的“乐Turbo”X950。

有第一款采用对称式双摄设计,技术想法很好、但直到退市也没能将相机功能优化到位的荣耀6 Plus。

还有多款配备了联发科曦力X25、X27、X30主控、留下“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美谈,至今仍被不少用户诟病的“十核机型”。

当然,我们已测试、展示过的经典机型并不仅限于上述这些,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查阅我们三易生活的往期内容。不过相比之下,今天要给大家展示的这款机型,则可能是我们手头最特别、最稀有,同时也可能是最有特殊历史价值的机型。并且在它的身上,我们至少可以挖掘出五段特殊的“历史”。

这是一款有着索尼设计的“索爱手机”

这是一台什么手机?正如大家所见,它是一款印着“索尼爱立信”LOGO的机型。

请注意,我们并没有说它是一款“索尼爱立信”手机,而仅仅是表示它印有“索爱”LOGO。

如果你很熟悉当年爱立信、索尼,以及索尼爱立信这三家的“爱恨情仇”,可能就会知道,2011年10月底索尼全资收购了索尼爱立信。也就是在这之后,“索爱”的机型开始全面换用“索尼”Logo,同时也换用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外观设计。

索尼爱立信MT18i

索尼MT25i

从上面这两张索爱和索尼时期Android机型的外观,想必大家就能发现,索爱的机型在造型上偏爱弧线,但一到索尼时期,机身线条明显就变得更平直了。

明白了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手头上的这台手机,大家能看出什么端倪吗?

索尼爱立信LT18i

我们手头这台索尼爱立信手机

在其机身正面底部的切边、侧面的线条和3.5mm耳机孔的位置,其实都能看出索爱的经典设计(比如上图中LT18i)的特征。

但它的正面线条、底部的LED指示灯,以及采用了触控而非实体的“三大金刚”键,则很明显是索爱转向索尼后,所采用的新设计。

注意到了吗?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都没有告诉大家这台手机的型号。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没有型号,这是一款连研发都还没有完成、就已“胎死腹中”的产品。

但从其既有索爱、又有索尼时期外观特征的设计来看,它大概率“恰好”诞生于2011年秋季。并且之所以最终没有被发布,很可能与索尼并购索爱这件事不无关系。换句话来说,仅从外观设计和品牌LOGO,就能看出当年那个特殊时期索尼爱立信内部的混乱。

这是一款横跨触屏与按键时期的机型

众所周知,2007年苹果方面发布了初代iPhone,而随着后来iPhone的走红,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开始采用“全触屏”作为手机的交互方案。而基于按键的传统输入方式,在手机上也很快就成为了“小众设计”。

按照这个思路来说,疑似诞生于2011年秋季的这台“索爱手机”,理所当然地应该已经是全触屏智能机了吧。然而,还真不是。

没错,虽然我们手头这台“索爱手机”配备了一块小巧的、电容式的触摸屏,使用了明显是索尼第二世代Android机型的“三大金刚”触控键设计。但在它的机身下,却还保留了滑盖式的实体按键键盘。

可以看到,这个键盘不仅拥有12颗数字与符号按键,还额外配备了独立的删除、回车、上档和输入法切换键。换句话来说,它的设计思路,明显是在照顾那些已经习惯键盘式T9输入法,习惯按键型智能手机(比如索爱塞班UIQ系统)的用户。

这并不奇怪,要知道在全触屏刚兴起的那段时期,手机的屏幕还远不如现在这么大,在狭小、缺乏反馈、且灵敏度也很可能不够高的触屏上打字,对于很多人来说输入速度要远慢于传统的“实体键盘”。

触屏+全键盘侧滑盖相对多见,但触屏+垂直T9滑盖就很稀有了

正因如此,当时其实就有一些品牌都曾推出过触屏+侧滑式全键盘设计的机型。只不过,像我们手头这台索爱的工程机那样,使用下滑式T9实体键盘+触屏设计的,即便是在当时也非常少见。

这还是一款采用末代“国产系统”的智能手机

如今提到“国产操作系统”,大家会想到什么?有些朋友可能会想到中标麒麟、统信UOS、红旗Linux,有些朋友可能还记得名人汉风、Hopen OS、SmartNX。

但在2009至2011年的那段时期,在智能手机领域最具公众影响力的“国产操作系统”,则毫无疑问是中国移动的OMS。

OMS的首发机型联想O1

OMS全称为Open Mobile System(开放式移动系统),是由中国移动主导开发、基于Android内核,并深度植入了中国移动诸多服务的一套操作系统。

请注意,WT18i只是一个假型号

是的,OMS从来没有避讳过自身“基于Android”的事实。但其实也无需避讳,因为中国移动本身就是Android开放联盟最早的成员之一,他们完全有权基于Android来做自己的定制生态。

OMS招牌的悬浮“O”型锁屏

而且OMS自诞生以来,不仅受到了以联想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大力支持(首款OMS试作机和第一款量产OMS机型都出自联想),还得到了包括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国际厂商的响应。他们推出过诸多基于OMS系统,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中国移动定制款机型,其中有不少都是完全原创的产品,在诚意上不可谓不足。

不过,当时的Android生态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与如今Android系统一年一次大版本更新,且新版应用往往能够向下兼容好几个老版本系统不同,当时Android几乎是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次重大的版本发布。特别是在Android 1.0到2.3这几个版本期间,每一次版本更新都会带来极大的底层改动,也导致了为新版系统设计的APP,几乎不能在老版系统上运行的问题。

然而作为Android最早期的生态伙伴,中国移动推出的OMS系统,“恰好”就诞生在Android 1.x时期。这也就导致OMS一方面底层代码几乎永远落后Android主流版本至少一代;另一方面,很多新的主流应用都无法在当时的主流OMS设备上运行。

于是在推出了基于Android 2.2的OMS 2.5后,无论中国移动还是各大手机厂商,都对OMS失去了耐心。而我们手头的这台索尼工程机,搭载的就正是OMS 2.5。

它还是一款无需网络就能看电视的3G手机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放号,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而TD-SCDMA标准,也由此作为首个“国产通信标准”以及国内最早商用的3G制式,被许多人所铭记。

当然,现在大家知道,TD-SCDMA其实从技术端来说也并非100%“国产”,背后也有诺基亚、西门子等海外厂商的贡献。但最为关键的是,与当时已经在国际市场铺开多年的WCDMA、CDMA2000等其他3G制式相比,TD-SCDMA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那就是网速确实要比其他家要慢不少。

在当时的技术文档中不难看到,与其他两种3G制式相比,TD-SCDMA无论下载还是上传带宽都明显更小。特别是其上传带宽不到下载带宽1/7的设计,在如今看来是有些难以理解的。

很显然,这就意味着对于分配到TD-SCDMA的中国移动来说,要想在这个3G网络上开展视频相关业务,难度就会比其他两家竞争对手更大。特别是在当时奥运会的背景下,“3G手机网速更快、流量更大,可以看奥运会视频”也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换机动力之一。而TD-SCDMA网络本身,又恰恰不太“擅长”诸如视频直播/点播这类流媒体应用。

于是,为了规避这一技术缺陷,让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感受不到“TD-SCDMA网速慢”的问题。中国移动在当时几乎所有的TD-SCDMA手机上都搭配了另外一项技术,那就是CMMB数字广播电视。

CMMB是一种不基于手机网络,更类似于传统无线电视/收音机原理的数字电视系统,这也就意味着它“无需流量”,对手机的网速也有要求。理论上只要能够收到CMMB信号,就能看到流畅的视频画面,虽然清晰度在现在看来很是一般,但在当时“标配CMMB数字电视功能”的做法,却着实让中国移动的3G手机多了一大卖点。

不过后来随着4G、5G网络的出现,清晰度差、且不能自由点播的CMMB服务,最终还是被运营商和消费者抛弃了。据说如今只有在部分区域,CMMB设备还能搜到可用的电视信号,但至少对于身处武汉的我们三易生活来说,这台索尼手机上的“G3”标志,以及那根拉出来后非常显眼的CMMB天线,都只能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纪念品”存在了。

它还代表着Intel“自主”ARM架构的余晖

就在前不久,我们三易生活曾为大家回顾了Intel在ARM架构处理器上,哪些不太为人知的产品历史。

当时我们测试的设备,是一台来自惠普的平板电脑,其所搭载的是Marvell PXA1928 SoC。虽然PXA1928确实是目前市面上能够找到,且有量产记录的最后一代PXA家族移动平台,但毕竟已经是Marvell收购了Intel移动部门后,完全摒弃Intel原有技术路线,换用“公版”ARM方案做出的产品,已经没有太多Intel原本的“味道”了。

而索尼这台从未发布的工程样机里,所采用的却是Marvell刚刚收购Intel移动产品线后,基于原有的Intel技术资产,结合TD-SCDMA基带,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88SV331x”主控。

从它的架构信息“5TE”便可以得知,这款单核806MHz的SoC,使用的正是Intel基于ARM v5指令集魔改、加入了自家MMX技术后的“ARM V5TE”指令集。这也就意味着,这颗SoC的CPU部分,应该正是使用了Intel最后一代自研ARM架构处理器“PXA310”的基础设计。同时806MHz的核心主频,则是目前有记录的、Intel自研ARM架构处理器曾经达到过的最高主频。

然而大家要知道,“ARM V5TE”指令集以及其所对应的Intel PXA310 CPU设计,本质上最多只能算是性能介于公版ARM9和ARM11之间的产物。而在2011年年底这个时间点,基于Cortex-A9架构的一众双核SoC已经成为主流,甚至四核的NVIDIA Tegra3,也于2012年第一季度正式登场。

这意味着什么呢?从跑分软件显示的结果来看,这代表着索尼爱立信的这款末代机型、同时也是中国移动OMS系统的最后搭载机,在尚未发布的当时就已经只有相当于主流Android智能手机五分之一、甚至更低的综合性能水平了。

或许,除了企业本身的动乱、操作系统的过时、造型设计的奇葩,以及网络性能落伍外,使用了极富“历史气息”的特殊主控,也是这款全身插满“Flag”的机型,最终并未真正发布的重要原因吧。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回望索尼爱立信

作者 | WangMT(酷友)

这个题目将会分为上下篇,上篇回顾功能手机,下篇回顾智能手机。

限于篇幅和见识的限制(例如我实际上长期使用过的 A200 功能机只有 T707),两篇中大多数机型的描述可能不会很详细,恳请谅解。

功能手机篇

索尼和爱立信曾经各自都有移动通信业务。身为知名通信设备供应商的爱立信,在 80 年代进入手机市场,曾是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但在 2000 年供应商之一的飞利浦发生工厂火灾后,爱立信的供应链受到重创,因此无法及时推出低成本的新产品,已有的市场也开始被诺基亚等竞争对手抢占。

爱立信 T28 手机

而索尼的移动通信业务则长期处于边缘角色,2000 年时只占有 1% 不到的全球市场份额。

早期索尼手机 CMD-Z7

2001 年 4 月,索尼和爱立信宣布了两家公司移动通信部门的合并方案,并于同年 8 月得到证实。2001 年 10 月 1 日,索尼爱立信正式成立。

索尼爱立信

索尼爱立信 Logo 由设计师 川鯉卓也 设计,外部球形取自字母 S 与 E 的变体,内部则代表如液态般流动的能量,是未来感与活力的象征。

索尼爱立信的第一款产品是 2001 年 12 月 22 日在日本发售的 KDDI au 定制机型 C1002S,它是可更换上盖图案的翻盖手机,搭载 65536 色 120*160 TFT 显示屏。

C1002S

而在国际市场上的首款机型则是之前爱立信 T68 的改款,型号为 T68i(T68ie),于 2002 年上市。

T68 是爱立信的首款彩屏手机,搭载蓝牙、红外线等功能,T68i 则在其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升级,升级后,T68i 成为第一款可以双向收发 MMS 彩信的手机,而且具备了通过外接摄像头配件实现拍照功能的能力。

T68 和 T68i

T68i 与 CommuniCam 摄像头

之后,索尼爱立信推出 Z600、Z200 等机型。

配合官方手柄配件运行 Java ME 游戏的 Z600

索尼爱立信成立之初经营状况不佳,销售额甚至低于两家公司合并之前。转机出现在面向国际市场的 T610(T618)和面向日本市场的 SO505i 热销后,令索尼爱立信在 2003 年 10 月首次盈利。T610(T618)内置 128*160 分辨率 CSTN 彩屏和 10 万像素摄像头,搭载了摇杆导航键和蓝牙功能。

T610/T618

之后该机推出换用 TFT 屏幕、支持插值拍摄 VGA(约 30 万像素)分辨率照片的升级型号 T630(T628)。

T630/T628

而旋转式开盖的 SO505i 成为了国际市场上 S700 的原型机,S700 搭载了 130 万像素摄像头,屏幕分辨率一举提升到 320*240,发色数达到 26 万,且支持使用记忆棒 Duo 进行存储扩展,带有蓝牙与红外线。

SO505i

S700

2003 年上市的 Z1010 是索尼爱立信的首款 3G 手机,运行在 WCDMA/UMTS 制式,下载速率达到 384Kbps,内置双 VGA 摄像头,可实现视频通话,支持记忆棒 Duo 存储扩展。

Z1010

2004 年推出的 K700 加入了 LED 补光灯,开始使用类似数码相机的背部设计,其 30 万像素的摄像头通过插值可以拍摄 1280*960 分辨率照片,内置不可扩展的 41 MB 存储空间,开始支持 Java ME 3D。

K700

K700 随后在 2005 年被搭载 200 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支持记忆棒 PRO Duo 扩展存储的 K750 取代。

K750

2005 年,随着索尼本部 Sony United 政策的公布,索尼爱立信开始结合索尼旗下的品牌,推出联名产品线。

首款机型为 Walkman 手机 W800,硬件以 K750 为原型。

W800

Walkman 系列很快便成为音乐功能手机的代表,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了不同定位的一系列机型,TrackID 在线曲目识别服务也在这一时期上线。

旋转式开盖、可换壳的 W550

3G Walkman W900

下翻盖设计的 W350

滑盖设计 W595

翻盖设计 W980

搭载索尼标志性 SensMe 自动曲目分析功能的 W910

Walkman Zylo

日本市场上的首款 Walkman 手机则是 au 定制机,主打小体积的 Xmini,于 2008 年上市。

Xmini

2006 年,首款 Cyber-shot 手机 K800 上市,搭载 320 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与氙气闪光灯,支持 BestPic 连拍功能,开始采用 M2 存储卡。

K800

2007 年 10 月的 K850 则将像素提升到 500 万,同时支持 M2 与 microSDHC 存储卡扩展,额外增加了可用于录像补光的 LED 补光灯,拍摄时可使用数字键盘作为快捷键操作。

K850

2008 年,Cyber-shot 手机在日本市场上市,首款机型为 au 定制的 W61S,搭载 3 倍光学变焦镜头。

W61S

随后上市的 S001 以 810 万像素成为当年日本市场像素最高的可拍照手机,且首次搭载 3.3 英寸 FWVGA OLED 显示屏。

S001

国际市场的 Cyber-shot 手机后来进入独立 C 系列产品线,最后一款机型为支持 DLNA,内置 Wi-Fi 和 GPS 的 C905。

C905

而第三条联名产品线 BRAVIA Phone 则仅在日本发售,首款机型为 Docomo 定制,搭载移动版 BRAVIA Engine,支持 1seg 数字电视接收的 SO903iTV。

SO903iTV

最后一款机型为 2010 年的 au 定制机 S005,搭载 1 GHz 高通骁龙 QSD8250 处理器,内置 Wi-Fi 与 MotionFlow Lite 60 fps 倍速驱动显示算法。

S005

除联名产品外,索尼爱立信也不乏具有特色的其它机型。

200 万像素,支持数字键盘快捷键操作的 S312

自然界配色的 S500

金属外壳 T650

3G 翻盖手机 T707

2009 年,索尼爱立信推出主打娱乐功能的新产品线 U 系列,这一系列中的功能机包含了支持触屏操作的 U20i。

Aino U20i

U20i 运行在 A200 平台,支持 PS3 远程串流功能。同年,索尼爱立信推出重视环保的 GreenHeart 品牌,首款机型为 Cyber-shot C901。

C901

GreenHeart Hazel J20

GreenHeart 机型拥有更简化的包装等有利环保的设计,随后为这一系列设计的环保要求扩展到所有的产品。在我们可能最熟悉的 Xperia 产品线中,也有一部独特的 A200 功能机,搭载透明黑白显示屏的 Pureness X5,它是唯一的非智能 Xperia。

Xperia Pureness X5

在功能机市场中,以精致设计打开市场,之后成功整合索尼集团包括品牌在内的资源,索尼爱立信曾成功的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手机品牌,直至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受亏损影响,退至全球第五。而市场之外的影响,则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人。功能机篇到此结束。

---

智能手机篇

索尼爱立信的智能手机事业于 2002 年开始。最初选择的平台为 Symbian(塞班),但索尼爱立信走向的路径与诺基亚不同,这里就需要引入另一段历史。Symbian 以 Psion EPOC 为基础 ,只作为平台而存在,在平台之上还有各种开放的用户界面供选择,诺基亚自身最初也不只有 S60 一种方案。而索尼爱立信则选择了由 UIQ Technologies 开发,原生支持触摸屏的 UIQ,做出同样选择的也有摩托罗拉、明基等厂商,它们也各自推出过几款 UIQ 产品。

UIQ 平台的摩托罗拉 A920/A925

索尼爱立信的首款智能手机 P800(P802)于 2002 年发布,搭载界面为 UIQ 2.0(Symbian OS 7),使用 156 MHz ARM9 处理器,支持记忆棒 Duo 存储扩展。标志性的特征是一块 320*208 的 4096 色彩色屏幕,在合上带数字键盘的下翻盖时,形态为普通手机,且能使用键盘,打开翻盖后,整块触摸屏呈现出来,并且这块翻盖部分还可以拆卸。

P800(P802)合盖

P800(P802)开盖

后续机型 P900(P908)延续了同样的设计和 CPU,升级到 UIQ 2.1,可以运行 Java 应用。

P900(P908)

2004 年 7 月推出的 P910,将全键盘装载到了下翻盖上,内存翻倍到 64 MB,存储扩展支持升级到记忆棒 PRO Duo,最大支持容量达到 4 GB。

P910

索尼爱立信后来成为了主要的 UIQ 设备制造商,在 2006 年收购了 UIQ Technologies 公司。2006 年 2 月 6 日,首款 UIQ 3.0 智能手机 M600(M600i/M608)发布,升级到 Symbian OS 9.1 平台,换用 208 MHz 32 位 ARM9 CPU,搭载类似黑莓 SureType 的精简布局实体全键盘。M600(M600i/M608)没有搭载摄像头。

M600(M608)

沿用下翻盖设计的 UIQ 3.0 机型 P990 于次年 10 月发布,全键盘被固定到机身部分,搭载了 200 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支持名片识别等功能,内置 Wi-Fi。

P990

P990 后续机型 P1i 抛弃了下翻盖设计,将 RAM 和 ROM 翻倍提升至 128 MB/256 MB,最高支持 16 GB M2 存储卡扩展。

P1i

在 Walkman 品牌作为音乐手机代表之一的时期,2006 年索尼爱立信同样推出了以 M600 为硬件基础的 Walkman 智能手机 W950(W958c),内置 4 GB 存储空间。

W950(W958)

后续机型 W960 加入了摄像头、Wi-Fi、3G,内置存储空间扩展到 8 GB。

W960

索尼爱立信 UIQ 智能手机的历史于 2008 年结束,最后一款设备为 G900。

G900

UIQ 之后,索尼爱立信继续推出 Symbian 手机,但转用了诺基亚占主导地位的 S60。2009 年,索尼爱立信公布全新的 U 系列,注重多媒体娱乐功能,U 系列的首款机型为使用 S60v5 的 Satio U1i。

Satio U1i

Satio U1i 拥有 Cyber-shot 系列产品类似卡片数码相机的设计,搭载 1210 万像素摄像头,支持笑脸检测,内置氙气闪光灯和照片编辑功能,是当时最强的拍照手机之一,其它多媒体功能表现同样强劲,还搭载 Wi-Fi 与 GPS,最高支持 32 GB microSD 存储卡扩展。索尼爱立信最后的 Symbian 智能手机发布于 2010 年,分别是标准形态的 Vivaz(U5i)和侧滑全键盘 Vivaz Pro,使用 S60v5,搭载德州仪器 OMAP3630 Cortex-A8 处理器,支持最高 720P 24fps 高清视频录制。

Vivaz Pro U8i

历史来到了熟悉的时代,2008 年,Xperia 诞生了。首款机型为实质由 HTC 代工生产的 Xperia X1,搭载 528 MHz 高通 MSM7200A 处理器,512 MB ROM / 256 MB RAM,最初搭载 Windows Mobile 6.1 操作系统,采用侧滑全键盘设计。

Xperia X1

后续机型 Xperia X2 将摄像头像素一举提升到 810 万,预置系统升级到 Windows Mobile 6.5。

Xperia X2

在 Windows Mobile 平台中,也有属于 GreenHeart 环保系列的 Aspen M1i,支持触屏与全键盘,搭载 Windows Mobile 6.5。

Aspen M1i

随着 Symbian 与 Windows Mobile 平台的式微,索尼爱立信开始转变对智能手机平台的选择。最终的答案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2010 年 3 月开始,索尼爱立信首款 Android 手机,身为旗舰的 Xperia X10 面世,而该机型在日本则由 NTT Docomo 定制,成为 Xperia 系列的开端。

SO-01B/X10

X10 最初于 2009 年 11 月公布,在规划时处于绝对的旗舰级配置,搭载 1 GHz 高通骁龙 QSD8250 处理器,1 GB ROM / 384 MB RAM,4 英寸 FWVGA 触摸屏与高达 810 万像素的自动对焦摄像头。然而发布过晚似乎也是 X10 面临的最大问题,在实际上市时,384 MB RAM 与 Android 1.6 的出厂系统成为了显著的缺陷。2010 年,X10 更新到 Android 2.1,解锁了 1.6 系统下被限制的多点触摸和 720P 高清录像功能。除 X10 外,索尼爱立信还发布了更低定位的 X8(E15i),与 X8 相同硬件的衍生机型 Walkman W8,和 X10 的小型化版本 X10 mini/X10 mini pro。

X10/X10 mini/X10 mini pro

Walkman W8(E16i)

X8(E15i)

时光荏苒,来到 2011 年,索尼爱立信最后的时光推出了一系列使用高通骁龙 S2 MSM8255 处理器的,不同定位的 Xperia 手机。首当其冲的便是接替旗舰定位的 Xperia arc,后期推出搭载 1.4 GHz CPU 的改款机型 arc S 成为国际市场上最后的索尼爱立信手机,初始系统为当时最新的 Android 2.3。

Xperia arc

衍生机型,接替 Vivaz 的 Xperia neo MT15I

在日本市场,Xperia arc 则推出改变弧度设计,增加红外线收发、FeliCa 移动钱包业务和 1seg 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的本土定制机型 Xperia acro,分别由 NTT Docomo 与 KDDI au 发售。

au Xperia acro IS12S

Xperia acro

国际市场衍生机型则包括小型化的 Xperia ray 和更加小型化的 Xperia mini/Xperia mini Pro,mini 和 mini Pro 使用 HVGA 分辨率显示屏。

Xperia ray

Xperia mini/Xperia mini Pro

最后的 Walkman 手机 Live with Walkman WT19i。

Live with Walkman

IP67 级防尘防水,支持湿手操作,屏幕防刮蹭的 Xperia active。

Xperia active

这一系列中最著名的设备除旗舰定位的 arc 外,Xperia PLAY 可以说毋庸置疑,凭借 PlayStation 认证与 PlayStation Mobile 网络服务,Xperia PLAY 可以获得 Android 游戏以外的专有游戏内容。

Xperia PLAY

中国移动在 TD-SCDMA 3G 时代,曾推出过以 Android 为基础进行大量定制修改的自有智能手机平台 OPhone,索尼爱立信在这一平台也曾推出过两款定制设备,不属于 Xperia。

OPhone A8i

OPhone WT18i

2011 年 10 月 27 日,索尼以 10.5 亿欧元全资收购了爱立信持有的股份,索尼爱立信的历史画上句号,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名为索尼移动的结果。在日本,这个句号要比国际市场晚一些,Xperia NX 和 acro HD 成为最后挂着 Sony Ericsson 的手机,NX 与 Xperia S 的区别在于 NX 没有 NFC,而它在国际市场则是承载着新的希冀与未来的 Sony Xperia S。

Xperia NX

Xperia acro HD

索尼移动在全盛时期的 2012 年,曾是仅次于三星与苹果的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Xperia X10 的日本版 SO-01B 也曾是 NTT Docomo 旗下销售最快的智能手机。此外,2013 年,Xperia 占据日本市场的 15.9%,仅次于 iPhone,在日本本土 Android 市场排名第一。感谢大家和我一起能够看到这里,回顾那个曾经有着索尼爱立信的时代,这是曾经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联姻案例之一,也是移动通信市场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它还曾是日本市场眼里那个实至名归的「国际大厂」,让青春的我们体验过它想传达的活力与未来。我很感激,在我的记忆里曾见过它。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如果有错误,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索尼移动官方网站

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酷安立场

相关问答

诺基亚的按钮机短号设置在哪里-ZOL问答

索爱wt18i.walkman手机,也许适合你!有用(0)回复mpz2004_xiazai86最好,别的一般有用(0)回复yuanxiaoxinai必须要诺基亚么、你提供的价格基本上不...

请问汽车术语CVI 4WD EFI ABS 4WS EBD WT -i HEV GDI分别是什...

[最佳回答]CVI是汽车的数据采集系统4WD是指分时四驱驱动系统ABS是指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EFI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BD的就是“电子制动力分配”VVT-I...

有哪些手机是android2.2系统的-ZOL问答

MotoDroid2,HTCDesireZ/HD,华为的有一款的能升级2.2就多了比如是原生2.1的Nexusone,Desire,I9000,DroidX,HTC的Android...

交变电流公式的推理e=NBLSsinwt.其中NBLS是啥东东.N、B、L、...

[回答]n是匝数,B是磁场强度,S是面积,w是角速度因为发电的时候是一个线框在磁场中转动

sin wt 信号的频谱表达式?

sinwt的拉普拉斯变换在欧拉公式:e^iwx=coswx+isinwxe^-iwx=coswx-isinwxi为虚数单位,两式相减,消去cos项即可得到。sinwt的拉普拉斯变换在欧...

怎么为索尼爱立信 wt 19i刷机,求详细方法?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SONYERISSONWT19i要刷机建议备份手机数据后,按下列步骤操作:1下载SPFlashTool和Firmware至PC。2在関机(O...

wt 公司是什么单位?

WT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11日。公司主要于香港作为总承建商通过主要营运附属公司维达提供专门工程及一般建筑工程。公司从事专门工程,包括(i)地基...

管道流程图中仪表代号流程图中,有类似PI、PT、TI、TT等,图例...

[回答]PI=压力表PT=压力变送器TI=温度表TT=温度表送器FT=流量计LT=液位变送器AT=组分能想到的就是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PI=压力表PT=压力变送器TI=温度...

sinwt乘以coswt怎么计算?

sinwt的拉普拉斯变换在欧拉公式:e^iwx=coswx+isinwxe^-iwx=coswx-isinwxi为虚数单位,两式相减,消去cos项即可得到就是配方解原式=√34/10sin(...

正弦交流电i=Imsinwt,中的w是指什么?可以从正弦的图上看出吗?

w是角速度,值=2*3.14/T,T为周期,在正弦图上可以看到。w是角速度,值=2*3.14/T,T为周期,在正弦图上可以看到。